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电化学工业论文--电镀工业论文--电铸论文

电铸Cu-SiC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课题的来源第9页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电火花工具电极的材料第10-11页
        1.2.1 普通电火花工具电极材料第10页
        1.2.2 电火花表面改性电极材料第10-11页
        1.2.3 微细电极材料第11页
    1.3 电火花工具电极的常用制备方法第11-15页
        1.3.1 车削加工法第11-12页
        1.3.2 激光烧结法第12页
        1.3.3 粉末冶金法第12-13页
        1.3.4 LIGA技术第13-14页
        1.3.5 电铸法第14-15页
    1.4 电铸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第15-18页
        1.4.1 电铸技术的原理第15页
        1.4.2 电铸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3 电铸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6-18页
    1.5 RE在电铸技术中的运用与发展第18-20页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复合电沉积技术和电火花加工第21-30页
    2.1 电沉积的基本过程第21-22页
    2.2 阴极极化理论第22页
    2.3 电结晶过程第22-23页
    2.4 电铸沉积量的计算第23页
    2.5 复合电沉积的理论模型分析第23-26页
        2.5.1 Guglielmi模型第23-25页
        2.5.2 MTM模型第25-26页
        2.5.3 其他模型第26页
    2.6 电火花加工及其工具电极损耗第26-29页
        2.6.1 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和设备第26-28页
        2.6.2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第28页
        2.6.3 影响工具电极抗电蚀性的因素第28页
        2.6.4 工具电极的损耗指标第28-29页
    2.7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复合铸层的制备过程和检测内容第30-40页
    3.1 电铸Cu–SiC复合材料的工艺路线第30页
    3.2 电铸实验装置的设计第30-32页
    3.3 电铸两极材料及铸液成分的确定第32-35页
        3.3.1 两极材料的选择第32-33页
        3.3.2 铸液成分和含量的确定第33-34页
        3.3.3 铸液固体增强相的选择第34-35页
        3.3.4 铸液添加剂的选择第35页
    3.4 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第35-36页
    3.5 试样性能表征内容和检测方法第36-39页
        3.5.1 复合铸层中SiC沉积量的测量和复合铸层中SiC分布的表征第36页
        3.5.2 复合铸层的显微组织分析第36-37页
        3.5.3 复合铸层的表面形貌表征第37页
        3.5.4 复合铸层的硬度测试第37-38页
        3.5.5 复合铸层的表面粗糙度测量第38页
        3.5.6 复合铸层的耐蚀性测定第38-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添加氧化镧电铸Cu-SiC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第40-46页
    4.1 氧化镧对电铸Cu-SiC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第40-41页
    4.2 氧化镧对电铸Cu-SiC复合材料中SiC分布的影响第41-42页
    4.3 氧化镧对电铸Cu-SiC复合材料中SiC沉积量的影响第42-43页
    4.4 氧化镧对电铸Cu-SiC复合材料显微硬度的影响第43-44页
    4.5 氧化镧对电铸Cu-SiC复合材料耐蚀性的影响第44-45页
    4.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添加氧化镧电铸Cu-SiC工具电极的EDM试验研究第46-54页
    5.1 前言第46页
    5.2 电火花加工试验第46-49页
        5.2.1 工具电极的制取第46-47页
        5.2.2 电火花加工机床第47页
        5.2.3 相关计算第47-48页
        5.2.4 加工过程第48-49页
    5.3 电火花加工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5.3.1 工件去除率分析第49-50页
        5.3.2 电极相对损耗分析第50-51页
        5.3.3 加工后电极的表面形貌第51-52页
        5.3.4 工件表面形貌表征第52-53页
    5.4 Cu-SiC复合电极电蚀原理第53页
    5.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6.1 研究总结第54页
    6.2 展望和不足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料电池的稳压供电与谐波抑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过渡金属氧化物修饰的Pd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