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B超图像主特征刚性配准的颈动脉脉动估计干扰抑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2.1 医学超声的发展及现状第10-11页
        1.2.2 医学图像配准的发展现状第11-13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3-17页
第二章 方法原理第17-29页
    2.1 图像配准第17-19页
        2.1.1 图像配准一般步骤第17-19页
    2.2 相似性测度选择第19-24页
        2.2.1 互信息第20-23页
        2.2.2 归一化互信息第23页
        2.2.3 增强互信息第23-24页
    2.3 干扰去除的原理第24-29页
        2.3.1 基于完整B超图像的刚性配准第25页
        2.3.2 基于B超图像主特征的刚性配准第25-29页
第三章 实验第29-37页
    3.1 仿真实验第29-34页
        3.1.1 Field Ⅱ超声仿真的原理第29-30页
        3.1.2 含干扰和不含干扰的颈动脉B超图像的仿真第30-34页
    3.2 仿真实验步骤第34-35页
        3.2.1 采用完整的B超图像进行配准第34-35页
        3.2.2 用主特征图像进行配准第35页
    3.3 临床实验第35-37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讨论分析第37-53页
    4.1 仿真实验结果第37-47页
        4.1.1 仿真的B超序列图像第37-38页
        4.1.2 B超序列图像的主特征图第38-39页
        4.1.3 配准结果第39-46页
        4.1.4 配准时间对比分析第46-47页
    4.2 临床实验结果第47-53页
        4.2.1 临床颈动脉B超序列图像第47-48页
        4.2.2 临床颈动脉B超序列图像的主特征图像第48页
        4.2.3 配准结果第48-51页
        4.2.4 管壁位移脉动曲线第51-53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53-57页
    5.1 全文总结第53-55页
    5.2 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合退化模型的天文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下一篇: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管理系统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