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5页 |
1.1 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以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课题来源 | 第13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 研究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1.5.1 闽西地区范围 | 第14-15页 |
1.5.2 土楼和客家楼阁建筑的概念辨别 | 第15页 |
1.6 相关学科研究现状 | 第15-33页 |
1.6.1 客家历史文化与建筑研究 | 第16-22页 |
1.6.2 中国楼阁建筑研究 | 第22-29页 |
1.6.3 生土建筑研究 | 第29-32页 |
1.6.4 国外研究现状 | 第32页 |
1.6.5 相关学科研究现状资料整理总结 | 第32-33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33页 |
1.8 研究框架 | 第33-35页 |
第二章 闽西客家楼阁的现状 | 第35-42页 |
2.1 闽西客家楼阁的统计 | 第35-38页 |
2.2 闽西客家楼阁的分布 | 第38-39页 |
2.3 闽西客家楼阁的保存、保护现状 | 第39-40页 |
2.4 闽西客家楼阁与“水口”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闽西客家楼阁地理与人文特征 | 第42-56页 |
3.1 闽西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闽西客家楼阁 | 第42-43页 |
3.1.1 龙岩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 第42-43页 |
3.1.2 三明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 第43页 |
3.2 闽西地区历史人文特征与闽西客家楼阁 | 第43-44页 |
3.3 闽西客家楼阁的装饰文化 | 第44-55页 |
3.3.1 影响闽西客家地区建筑装饰文化的建筑文化 | 第45-48页 |
3.3.2 闽西客家楼阁建筑装饰研究初探 | 第48-55页 |
3.3.2.1 雕刻装饰 | 第48-50页 |
3.3.2.2 彩绘装饰 | 第50-51页 |
3.3.2.3 屋顶装饰 | 第51-53页 |
3.3.2.4 小花窗和小拱形门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闽西客家楼阁的类型学研究 | 第56-61页 |
4.1 地区分类 | 第56-57页 |
4.1.1 龙岩客家楼阁特征概述 | 第56页 |
4.1.2 三明客家楼阁特征概述 | 第56-57页 |
4.2 平面形制分类 | 第57-58页 |
4.2.1 独立式楼阁 | 第57-58页 |
4.2.2 合院式楼阁 | 第58页 |
4.3 建筑功能分类 | 第58页 |
4.4 结构造型分类 | 第58-60页 |
4.4.1 简单楼阁 | 第58-59页 |
4.4.2 复杂楼阁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土木结合的客家公共祭祀楼阁建筑研究 | 第61-88页 |
5.1 土木结合造型的研究 | 第61-74页 |
5.1.1 土木结合造型概述 | 第61-62页 |
5.1.2 楼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 | 第62-74页 |
5.2 土木结合构造的研究 | 第74-87页 |
5.2.1 “下土上木”构造——以上杭县中都云霄阁为例 | 第75-79页 |
5.2.2 “以土为主”构造——以永定县北山关帝庙为例 | 第79-83页 |
5.2.3 “外土内木”构造——以上杭县蛟洋文昌阁为例 | 第83-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1) 结论 | 第88-89页 |
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89页 |
3) 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深入研究之处 | 第89页 |
4)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录: 自绘部分楼阁测绘图集 | 第92-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24页 |
在读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