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章内容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2.1 代理成本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6页 |
2.2 股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16-18页 |
2.3 债权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18-19页 |
2.4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 第19-20页 |
2.5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3 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3.1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3.2 两权分离理论 | 第22-24页 |
3.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4页 |
3.4 中小股东与代理成本的关系 | 第24-26页 |
4 股权代理成本影响因素变量选择和模型设计 | 第26-30页 |
4.1 变量选择 | 第26-28页 |
4.1.1 被解释变量 | 第26-27页 |
4.1.2 解释变量 | 第27-28页 |
4.2 模型设计 | 第28-29页 |
4.3 研究路线图 | 第29-30页 |
5 股权代理成本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30-38页 |
5.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30页 |
5.2 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30-32页 |
5.2.1 被解释变量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第30页 |
5.2.2 股权结构的描述性分析 | 第30-31页 |
5.2.3 债权结构的描述性分析 | 第31页 |
5.2.4 盈利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第31-32页 |
5.2.5 中小股东的描述性分析 | 第32页 |
5.3 因子分析 | 第32-34页 |
5.4 主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5.5 多元线性回归 | 第35-36页 |
5.5.1 被解释变量与各个主成分因子之间的线性回归 | 第35-36页 |
5.5.2 被解释变量与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回归 | 第36页 |
5.6 中小股东与资产利用率的回归 | 第36页 |
5.7 结论 | 第36-38页 |
6 对策和建议 | 第38-41页 |
6.1 适当加强管理者持股比例 | 第38-39页 |
6.2 加强和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 第39页 |
6.3 优化债权结构,使债权更加合理化 | 第39-40页 |
6.4 建立外部市场 | 第40-41页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1-43页 |
7.1 研究不足 | 第41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