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2.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三种主要权利 | 第11-15页 |
2.1 环保领域公众参与的基本概念 | 第11-12页 |
2.2 环保领域公众参与的三种主要权利 | 第12-15页 |
2.2.1 公众的环境知情权 | 第12-13页 |
2.2.2 公众的环境参与权 | 第13-14页 |
2.2.3 公众的环境监督权 | 第14-15页 |
3 从典型环保事件看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三项权利的现状 | 第15-22页 |
3.1 公众知情权的现状及分析:以兰州自来水污染案与湘江流域砷超标事件为例 | 第15-18页 |
3.1.1 兰州“4·11”自来水污染事件回顾与公众知情权的缺失 | 第15-16页 |
3.1.2 湘江流域重污染区砷超标事件回顾与公众知情权的缺失 | 第16-17页 |
3.1.3 现状分析:公众的知情较窄且具有滞后性 | 第17-18页 |
3.2 公众参与权的现状及分析:以天津港“8.12”爆炸事件为例 | 第18-20页 |
3.2.1 天津港“8.12”爆炸事件回顾与环保项目公众参与权的缺失 | 第18-19页 |
3.2.2 现状分析:公众参与权的法律地位、参与阶段不明确 | 第19-20页 |
3.3 公众监督权的现状及分析:以泰州公益诉讼索赔案为例 | 第20-22页 |
3.3.1 泰州天价公益诉讼索赔案事件回顾及环保诉讼公众监督权的缺失 | 第20-21页 |
3.3.2 现状分析:公众监督权救济途径不完善 | 第21-22页 |
4 国外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 | 第22-26页 |
4.1 国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立法状况 | 第22-23页 |
4.1.1 美国公众参与环保立法状况 | 第22页 |
4.1.2 日本公众参与环保立法状况 | 第22-23页 |
4.2 国外在保护公众知情权方面的经验 | 第23页 |
4.2.1 美国保护公众知情权的经验 | 第23页 |
4.2.2 日本保护公众知情权的经验 | 第23页 |
4.3 外国在保护公众参与权方面的经验 | 第23-25页 |
4.3.1 俄罗斯保护公众参与权的经验 | 第23-24页 |
4.3.2 加拿大保护公众参与权的经验 | 第24-25页 |
4.3.3 美国保护公众参与权的经验 | 第25页 |
4.4 各国在保护公众监督权方面的实践经验 | 第25-26页 |
4.4.1 美国保护公众监督权的经验 | 第25-26页 |
4.4.2 加拿大保护公众监督权的经验 | 第26页 |
5 加强与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权利的对策建议 | 第26-32页 |
5.1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知情权 | 第26-28页 |
5.1.1 全面推动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开性 | 第27页 |
5.1.2 逐步实施企业在环境保护领域信息披露制度 | 第27-28页 |
5.2 完善民间环保组织参与制度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 | 第28-29页 |
5.2.1 赋予环境保护社团组织法律地位 | 第28页 |
5.2.2 理顺政府与环保社团组织的关系 | 第28-29页 |
5.3 保障公众监督权:实行多元化的环境公益诉讼 | 第29页 |
5.3.1 完善行政公益诉讼 | 第29页 |
5.4 通过举报法治化以保护公众举报权 | 第29-31页 |
5.4.1 明确规定举报人的权利 | 第30页 |
5.4.2 明确举报受理机构的职责 | 第30-31页 |
5.5 完善环境宣传教育体制机制和各类行政手段 | 第31-32页 |
6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