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

基于网络编码的BAN数据可靠通信方法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3页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无线体域网概述第15-23页
    2.1 无线体域网的系统结构第15-19页
        2.1.1 无线体域网基本概念第15-16页
        2.1.2 无线体域网内部网络组成第16-18页
        2.1.3 无线体域网信号传播及路由第18-19页
    2.2 无线体域网的优点与挑战第19-20页
        2.2.1 无线体域网的优点第19-20页
        2.2.2 无线体域网的挑战第20页
    2.3 基于超声波信号的无线体域网第20-22页
        2.3.1 超声波体域网的特点第20-21页
        2.3.2 超声波体域网的挑战第21-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基于网络编码的可靠数据传输第23-33页
    3.1 网络编码简介第24-25页
    3.2 经典的网络编码方法第25-27页
        3.2.1 集中式线性网络编码第26-27页
        3.2.2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第27页
    3.3 网络编码算法第27-32页
        3.3.1 编码方式第28-29页
        3.3.2 数据包格式第29页
        3.3.3 解码方式第29-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动态路由算法设计第33-41页
    4.1 BAN网络建模第33页
    4.2 网络数据包格式第33-34页
    4.3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节点生存周期预测第34-35页
    4.4 网络路由建模第35-36页
    4.5 改进的网络编码算法第36-38页
    4.6 动态路由算法第38-40页
    4.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实验和数据分析第41-49页
    5.1 网络编码测试第41-45页
        5.1.1 对比算法第41页
        5.1.2 实验设置第41-42页
        5.1.3 网络可靠性测试第42-45页
    5.2 路由测试第45-48页
        5.2.1 对比算法第45页
        5.2.2 实验设置第45-46页
        5.2.3 网络生存周期测试第46-48页
    5.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49-51页
    6.1 本文总结第49页
    6.2 工作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作者简介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多媒体素材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
下一篇:艺术类高校学生人本管理问题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