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19页 |
2.2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9-20页 |
2.3 全口径预算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城投债的产生与发展 | 第22-29页 |
3.1 城投债的产生机理 | 第22-23页 |
3.2 城投债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3.3 新《预算法》背景下城投债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第4章 新《预算法》背景下城投债转型的原因 | 第29-37页 |
4.1 新《预算法》对城投债转型的影响 | 第29-33页 |
4.1.1 新《预算法》对城投债转型必要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4.1.2 新《预算法》对城投债转型可行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4.1.3 新《预算法》对城投债运行和转型环境的影响 | 第31-33页 |
4.2 新《预算法》背景下城投债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3-37页 |
4.2.1 城投债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35页 |
4.2.2 城投债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第5章 新《预算法》下城投债的转型路径探究 | 第37-48页 |
5.1 城投债转型发展的原则与路径设计 | 第37-38页 |
5.1.1 城投债转型与发展的原则 | 第37-38页 |
5.1.2 新《预算法》下城投债转型路径的选择 | 第38页 |
5.2 一般企业债 | 第38-40页 |
5.2.1 我国城投债转型为一般企业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5.2.2 我国城投债转型到一般企业债的政策建议 | 第39-40页 |
5.3 地方政府债 | 第40-45页 |
5.3.1 现有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甄别 | 第40-41页 |
5.3.2 建立真正意义的市政债券 | 第41-45页 |
5.4 PPP模式 | 第45-48页 |
5.4.1 PPP模式的运作程序 | 第45-46页 |
5.4.2 PPP模式的优势 | 第46-47页 |
5.4.3 城投债转型到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