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肺部CT图像三维统计形状模型的构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医学图像常用分割技术介绍第9-11页
    1.3 形变模型算法分析第11-13页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第13-16页
第二章 统计形状模型第16-32页
    2.1 主动形状模型简介第16-18页
    2.2 点分布模型第18-23页
        2.2.1 训练样本集第18-19页
        2.2.2 区域增长提取目标轮廓第19-21页
        2.2.3 相似性变换第21-22页
        2.2.4 提取统计特征第22-23页
    2.3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第23-25页
    2.4 统计模型形状表示第25-26页
    2.5 形状的对齐和配准第26-29页
        2.5.1 形状的对齐第26-27页
        2.5.2 形状的配准第27-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2页
第三章 特征标记点配准第32-42页
    3.1 球面保角映射第32-34页
    3.2 保角映射的三点约束条件和零质心约束条件第34-36页
    3.3 特征标记点的配准第36-38页
    3.4 迭代点逼近算法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2页
第四章 三维肺部统计模型的构建及分析评价第42-58页
    4.1 实验平台介绍第42-44页
        4.1.1 ITK简介第42页
        4.1.2 数据和编程第42-44页
    4.2 实验过程第44-53页
        4.2.1 CT图像等方化处理第44-46页
        4.2.2 提取肺部区域第46-49页
        4.2.3 肺部的体数据转化成三角网数据第49-50页
        4.2.4 保角映射法得到球形参数域第50-51页
        4.2.5 特征标记点模型第51-53页
    4.3 评价指标第53-54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56页
    4.5 关于实验的几点说明第56-57页
    4.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5.1 工作总结第58-59页
    5.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59-60页
        5.2.1 三维统计模型中的点对应问题第59页
        5.2.3 SM形状模型的改进和应用拓展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企客户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视障者视觉辅助技术中刚性物体全方位姿态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