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1.2.3 研究成果总括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1.4.1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2 税收风险概述及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2.1 税收风险概述 | 第24-27页 |
2.1.1 税收风险的定义 | 第24页 |
2.1.2 税收风险的特征 | 第24-25页 |
2.1.3 税收风险的类型 | 第25-27页 |
2.2 税收风险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7页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9页 |
3 T市“营改增”后存在的税收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29-47页 |
3.1 T市“营改增”改革情况简介 | 第29-31页 |
3.1.1 “营改增”改革背景及历程 | 第29-30页 |
3.1.2 T市“营改增”改革运行情况 | 第30-31页 |
3.2 T市国税部门“营改增”后面临的税收风险 | 第31-39页 |
3.2.1 税收征管风险 | 第31-35页 |
3.2.2 税收执法风险 | 第35-36页 |
3.2.3 纳税服务风险 | 第36-37页 |
3.2.4 税收廉政风险 | 第37-38页 |
3.2.5 涉税舆情风险 | 第38-39页 |
3.3 T市国税部门“营改增”后防范税收风险的措施 | 第39-47页 |
3.3.1 夯实“营改增”税源信息基础 | 第39-40页 |
3.3.2 创新“营改增”税源管理模式 | 第40-42页 |
3.3.3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 第42-44页 |
3.3.4 提高干部队伍管理水平 | 第44-45页 |
3.3.5 加强多部门协作 | 第45页 |
3.3.6 优化法制环境 | 第45-47页 |
4 T市国税局“营改增”税收风险防范工作成效和问题 | 第47-51页 |
4.1 工作成效 | 第47-48页 |
4.1.1 税收收入进一步提高 | 第47页 |
4.1.2 税收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 | 第47页 |
4.1.3 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 第47页 |
4.1.4 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 第47-48页 |
4.2 存在问题 | 第48-51页 |
4.2.1 专业化分工不彻底、配合不到位 | 第48页 |
4.2.2 税收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 第48-49页 |
4.2.3 社会化防范税收风险程度不高 | 第49页 |
4.2.4 防范税收风险法治环境尚未形成 | 第49-50页 |
4.2.5 人员结构不合理,专门人才短缺 | 第50-51页 |
5 “营改增”后完善国税部门税收风险防范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5.1 深化征管改革,实施专业化管理 | 第51-53页 |
5.1.1 税源管理专业化 | 第51-52页 |
5.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 第52-53页 |
5.1.3 纳税服务专业化 | 第53页 |
5.2 构建税收共治格局 | 第53-55页 |
5.2.1 推进国地税深层次合作 | 第53-54页 |
5.2.2 开展社会综合整治 | 第54-55页 |
5.3 全面优化税收法制环境 | 第55-56页 |
5.3.1 强化舆情管理和应急防范 | 第55页 |
5.3.2 严肃查处税收违法行为 | 第55页 |
5.3.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 第55页 |
5.3.4 推进税收法治建设 | 第55-56页 |
5.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56-57页 |
5.4.1 充实基层力量 | 第56页 |
5.4.2 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 第56页 |
5.4.3 加强人才保障机制 | 第56-57页 |
6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