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薄表层混合料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高强中面层沥青混合料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环保经济型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陕西高速路沥青路面病害调研 | 第16-22页 |
2.1 陕西高速路沥青路面结构调研 | 第16-17页 |
2.2 陕西省沥青路面病害调查 | 第17-18页 |
2.3 陕西省沥青路面病害分析及新型路面结构提出 | 第18-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薄表层沥青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 第22-54页 |
3.1 薄表层原材料性质研究 | 第22-24页 |
3.2 裂解橡胶沥青胶结料性能分析 | 第24-35页 |
3.2.1 工艺参数对裂解橡胶沥青性能影响 | 第25-32页 |
3.2.2 橡胶沥青裂解机理研究 | 第32-34页 |
3.2.3 裂解橡胶沥青种类综合优选 | 第34-35页 |
3.3 薄表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第35-45页 |
3.3.1 不同级配类型影响 | 第35-40页 |
3.3.2 不同外掺剂掺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3 不同铺筑条件影响 | 第42-45页 |
3.4 薄表层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第45-52页 |
3.4.1 薄表层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试验方法研究 | 第45-47页 |
3.4.2 不同层厚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3 不同级配类型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4 不同沥青种类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5 不同外掺剂掺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高强中面层混合料性能研究 | 第54-71页 |
4.1“MYF”外加剂添加工艺研究 | 第54-64页 |
4.1.1 湿法MYF改性工艺研究 | 第55-56页 |
4.1.2 湿法MYF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 第56-59页 |
4.1.3 干法制备MYF沥青混合料工艺研究 | 第59-62页 |
4.1.4 干法MYF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 第62-64页 |
4.2 MYF类外掺剂对中面层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 第64-68页 |
4.2.1 不同外掺剂种类的影响 | 第64-66页 |
4.2.2 不同外掺剂掺量的影响 | 第66-68页 |
4.3 工业废渣类外掺剂对中面层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1 外掺剂种类对中面层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页 |
4.3.2 外掺剂掺量对中面层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强中薄面”沥青路面实体工程应用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 第71-87页 |
5.1 试验路依托工程概述 | 第71页 |
5.2 试验路设计 | 第71-72页 |
5.2.1 试验路铺筑目的 | 第71页 |
5.2.2 试验路铺筑方案 | 第71页 |
5.2.3 试验路配合比设计 | 第71-72页 |
5.3 试验路施工 | 第72-83页 |
5.3.1 混合料的拌和 | 第72-73页 |
5.3.2 混合料的运输 | 第73页 |
5.3.3 混合料的摊铺 | 第73-74页 |
5.3.4 混合料的压实 | 第74-75页 |
5.3.5 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 | 第75-76页 |
5.3.6 试验路检测 | 第76-83页 |
5.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83-86页 |
5.4.1 经济效益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83页 |
5.4.2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 第83-86页 |
5.4.3 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 第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