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离散频谱校正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2 离散频谱校正技术工程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4 论文结构 | 第17-20页 |
| 2 离散频谱校正算法及其问题 | 第20-38页 |
| 2.1 离散频谱的插值校正法 | 第20-28页 |
| 2.1.1 基于幅值比值的插值法 | 第20-24页 |
| 2.1.2 基于复数谱比值的插值法 | 第24-26页 |
| 2.1.3 计及负频率影响的插值法 | 第26-28页 |
| 2.2 离散频谱的相位差校正法 | 第28-30页 |
| 2.2.1 基于时移的相位差校正法 | 第28-29页 |
| 2.2.2 基于窗中心移动的相位差校正法 | 第29-30页 |
| 2.2.3 综合相位差校正法 | 第30页 |
| 2.3 离散频谱的能量重心校正法 | 第30-32页 |
| 2.4 离散频谱的FT连续细化校正法 | 第32-33页 |
| 2.5 离散频谱的幅值校正 | 第33-34页 |
| 2.5.1 幅值的公式校正法 | 第33-34页 |
| 2.5.2 三点卷积法 | 第34页 |
| 2.6 离散频谱的相位校正 | 第34页 |
| 2.7 影响离散频谱校正精度的若干问题 | 第34-37页 |
| 2.7.1 镜像频率干扰 | 第34-35页 |
| 2.7.2 其他频率成分干扰 | 第35-36页 |
| 2.7.3 噪声干扰 | 第36页 |
| 2.7.4 其他因素影响 | 第36-37页 |
| 2.8 小结 | 第37-38页 |
| 3 基于非对称窗函数的相位差法 | 第38-62页 |
| 3.1 引言 | 第38-39页 |
| 3.2 非对称窗函数及其构造 | 第39-49页 |
| 3.2.1 非对称窗函数 | 第39页 |
| 3.2.2 调制法构造非对称窗函数 | 第39-41页 |
| 3.2.3 截断法构造非对称窗函数 | 第41-43页 |
| 3.2.4 伸缩法构造非对称窗函数 | 第43-45页 |
| 3.2.5 卷积法构造非对称窗函数 | 第45-47页 |
| 3.2.6 窗函数性能一般评价指标与非对称窗函数的特性 | 第47-49页 |
| 3.3 基于非对称窗函数的相位差法 | 第49-58页 |
| 3.3.1 基于非对称窗函数的相位差法的理论推导 | 第49-50页 |
| 3.3.2 单频信号仿真验证 | 第50-52页 |
| 3.3.3 有临近频率成分干扰的信号仿真验证 | 第52-54页 |
| 3.3.4 有噪声干扰的信号仿真验证 | 第54-56页 |
| 3.3.5 考虑谱线错误定位的影响 | 第56-57页 |
| 3.3.6 基于非对称窗函数的相位差法的特点 | 第57-58页 |
| 3.4 窗重心理论与相位差法 | 第58-61页 |
| 3.4.1 窗重心理论 | 第58-60页 |
| 3.4.2 相位差法的基本原理与窗重心理论 | 第60-61页 |
| 3.4.3 窗重心理论的应用 | 第61页 |
| 3.5 小结 | 第61-62页 |
| 4 基于窗函数拟合三谱线插值法 | 第62-82页 |
| 4.1 引言 | 第62页 |
| 4.2 基于补零和主瓣拟合的三谱线插值法 | 第62-67页 |
| 4.2.1 补零与频谱采样 | 第62-63页 |
| 4.2.2 汉宁窗的三谱线的插值法 | 第63-65页 |
| 4.2.3 扩展为适用于经典窗函数的三谱线的插值法 | 第65-67页 |
| 4.3 三谱线插值法的仿真研究 | 第67-72页 |
| 4.3.1 系统误差 | 第67-70页 |
| 4.3.2 算法的噪声性能 | 第70-72页 |
| 4.4 三谱线插值法的特点及其比较研究 | 第72-80页 |
| 4.4.1 插值法中的谱线定位错误现象 | 第72-75页 |
| 4.4.2 考虑谱线定位错误的仿真计算 | 第75-80页 |
| 4.5 小结 | 第80-82页 |
| 5 离散频谱校正方法的抗镜像干扰研究 | 第82-98页 |
| 5.1 引言 | 第82页 |
| 5.2 低频校正与镜像频率干涉 | 第82-83页 |
| 5.3 镜像干扰的数学推导与分析 | 第83-87页 |
| 5.4 抗镜像干扰的频谱校正方法 | 第87-92页 |
| 5.4.1 比值的平均值 | 第87-89页 |
| 5.4.2 校正突脊和改进的插值算法 | 第89-91页 |
| 5.4.3 进一步改进的插值算法 | 第91-92页 |
| 5.5 仿真验证与比较研究 | 第92-97页 |
| 5.5.1 无噪声信号 | 第92-94页 |
| 5.5.2 各种算法的抗噪声性能比较 | 第94-97页 |
| 5.6 小结 | 第97-98页 |
| 6 离散频谱校正方法应用研究 | 第98-114页 |
| 6.1 引言 | 第98页 |
| 6.2 系统固有频率测量的意义和方法 | 第98-100页 |
| 6.3 精确测量系统固有频率在刚体惯性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 第100-102页 |
| 6.4 利用频谱校正技术精确测量系统固有频率 | 第102-113页 |
| 6.5 小结 | 第113-114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14-116页 |
| 7.1 研究总结 | 第114页 |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114-115页 |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5-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36页 |
| 附录 | 第136-138页 |
| A. 连续形式的窗函数重心定理 | 第136-137页 |
| B. 离散形式的窗函数重心定理 | 第137-138页 |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目录 | 第138页 |
| D.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138页 |
| E.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兼职 | 第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