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路网络规划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9-10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局部航路网络规划 | 第12-14页 |
1.2.2 全局航路网络规划 | 第14页 |
1.2.3 高速航路规划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航路网络规划 | 第17-2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2.1.1 空域 | 第17页 |
2.1.2 空域规划 | 第17-19页 |
2.1.3 航路规划 | 第19-20页 |
2.2 现行航路网络布局 | 第20-24页 |
2.2.1 演化模式 | 第20-22页 |
2.2.2 布局弊端 | 第22-24页 |
2.3 航路网络规划原则与方法 | 第24-26页 |
2.3.1 航路网络特性 | 第24页 |
2.3.2 航路网络规划原则 | 第24-25页 |
2.3.3 航路网络规划方法 | 第25-26页 |
2.4 航路网络评价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航路网络优化模型 | 第28-41页 |
3.1 航路网络优化建模分析 | 第28-30页 |
3.1.1 分析优化环境 | 第28-29页 |
3.1.2 归纳优化实质 | 第29-30页 |
3.2 模型假设 | 第30-31页 |
3.3 建模约束 | 第31-34页 |
3.3.1 空域限制 | 第31-32页 |
3.3.2 航线成本 | 第32-34页 |
3.4 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3.5 模型评价 | 第36-40页 |
3.5.1 社会指标评价 | 第36页 |
3.5.2 技术指标评价 | 第36-37页 |
3.5.3 交通指标评价 | 第37-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航路网络优化模型求解 | 第41-52页 |
4.1 栅格法规划空间建模 | 第41-44页 |
4.1.1 栅格法定义 | 第42页 |
4.1.2 栅格法模型 | 第42-43页 |
4.1.3 栅格尺寸与环境分辨率 | 第43-44页 |
4.2 元胞自动机路径求解算法 | 第44-50页 |
4.2.1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45-48页 |
4.2.2 基于CA的路径搜索 | 第48-50页 |
4.3 航路网络优化流程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北京飞行情报区航路网络优化 | 第52-66页 |
5.1 北京飞行情报区现状 | 第52-54页 |
5.1.1.区域构成 | 第52-53页 |
5.1.2 网络布局弊端 | 第53-54页 |
5.2 北京飞行情报区航路网络优化 | 第54-62页 |
5.2.1 数据采集及优化预处理 | 第54-57页 |
5.2.2 建立优化模型 | 第57-59页 |
5.2.3 优化模型求解 | 第59-62页 |
5.3 北京飞行情报区航路网络优化评价 | 第62-65页 |
5.3.1 技术指标评价 | 第63-64页 |
5.3.2 交通指标评价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6页 |
附录A ZBPE航路网络节点信息汇总表 | 第74-75页 |
附录B ZBPE航路网络各航段流量统计表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