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4-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3-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2.1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康复的国内外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康复的评价指标 | 第17页 |
1.2.3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2.4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2.2 分组 | 第20页 |
2.3 研究对象纳入与排除标准 | 第20-21页 |
2.3.1 纳入标准 | 第20页 |
2.3.2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2.3.3 剔除标准 | 第20-21页 |
2.4 方法 | 第21-24页 |
2.4.1 研究工具 | 第21页 |
2.4.2 具体实施方法 | 第21-23页 |
2.4.3 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4-25页 |
2.5.1 专家咨询 | 第24-25页 |
2.5.2 预试验 | 第25页 |
2.5.3 人员培训 | 第25页 |
2.6 伦理道德问题 | 第25页 |
2.7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第25-2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26-35页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第26-27页 |
3.2 干预组患者出院前1天护理问题 | 第27-28页 |
3.3 干预效果 | 第28-32页 |
3.3.1 干预组患者干预效果 | 第28页 |
3.3.2 两组患者护理问题在不同阶段KBS评分比较 | 第28-32页 |
3.4 两组患者术后各阶段康复指标的比较 | 第32-35页 |
3.4.1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ROM)达标率 | 第32页 |
3.4.2 两组患者股四头肌萎缩指数 | 第32-33页 |
3.4.3 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 | 第33页 |
3.4.4 并发症发生情况 | 第33-3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5-42页 |
4.1 奥马哈系统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 第35页 |
4.2 干预组患者主要护理问题及干预效果 | 第35-38页 |
4.2.1 健康相关行为领域 | 第35-36页 |
4.2.2 生理领域 | 第36-37页 |
4.2.3 社会心理领域 | 第37页 |
4.2.4 环境领域 | 第37-38页 |
4.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KBS评分比较 | 第38页 |
4.4 两组患者各阶段康复指标的比较 | 第38-40页 |
4.4.1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4.4.2 股四头肌肌肉力量恢复情况分析 | 第39页 |
4.4.3 Lysholm功能评分比较 | 第39-40页 |
4.4.4 术后并发症 | 第40页 |
4.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40页 |
4.5.1 创新之处 | 第40页 |
4.5.2 不足之处 | 第40页 |
4.6 对临床工作的启示 | 第40-4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附录 | 第50-64页 |
附录1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康复护理问题评估表 | 第50-51页 |
附录2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居家康复指导手册 | 第51-53页 |
附录3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护理问题改善成效评分示例 | 第53-63页 |
附录4 Lysholm评分标准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