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1.4.1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概念界定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20-31页 |
2.1 增长质量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2-23页 |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31页 |
2.3.1 有效性评价指标 | 第23-24页 |
2.3.2 协调性评价指标 | 第24-26页 |
2.3.3 稳定性评价指标 | 第26-27页 |
2.3.4 持续性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2.3.5 福利性评价指标 | 第29-31页 |
3 经济增长质量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31-40页 |
3.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第31-32页 |
3.1.1 现有的研究方法 | 第31页 |
3.1.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1-32页 |
3.2 数据处理与方法介绍 | 第32-34页 |
3.2.1 数据来源 | 第32页 |
3.2.2 数据预处理 | 第32-33页 |
3.2.3 熵值法介绍 | 第33-34页 |
3.3 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经济增长质量空间差异分析 | 第40-50页 |
4.1 区域划分 | 第40页 |
4.2 研究方法介绍 | 第40-41页 |
4.3 空间差异趋势分析 | 第41-43页 |
4.4 空间差异构成分析 | 第43-49页 |
4.4.1 综合指数空间差异构成 | 第43-44页 |
4.4.2 维度指数空间差异构成 | 第44-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0-5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1.1 经济总体 | 第50页 |
5.1.2 东部地区 | 第50页 |
5.1.3 中部地区 | 第50-51页 |
5.1.4 西部地区 | 第51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51-55页 |
5.2.1 对经济总体的对策建议 | 第51-52页 |
5.2.2 对东部地区的对策建议 | 第52页 |
5.2.3 对中部地区的对策建议 | 第52-53页 |
5.2.4 对西部地区的对策建议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