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文献总结 | 第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8-20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8-19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借鉴与方法评述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2.1.1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的收入 | 第20页 |
2.1.2 隐性收入 | 第20-21页 |
2.2 相关理论的借鉴 | 第21-23页 |
2.2.1 库兹涅茨"倒U"假说理论 | 第21-22页 |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第22-23页 |
2.2.3 收入分配理论 | 第23页 |
2.3 收入差距的测度 | 第23-26页 |
2.3.1 城乡居民收入比 | 第23页 |
2.3.2 基尼系数 | 第23-24页 |
2.3.3 泰尔指数 | 第24页 |
2.3.4 各种测度方法的评述比较 | 第24-26页 |
第3章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与分析 | 第26-37页 |
3.1 对隐性收入的测算 | 第26-29页 |
3.2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分析 | 第29-33页 |
3.3 收入结构对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分析 | 第33-37页 |
第4章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第37-44页 |
4.1 经济发展因素 | 第37-40页 |
4.1.1 经济增长 | 第37-38页 |
4.1.2 经济体制 | 第38页 |
4.1.3 城乡二元结构 | 第38-39页 |
4.1.4 城市化进程 | 第39-40页 |
4.2 政策偏向因素 | 第40-42页 |
4.2.1 城市偏向的财税政策 | 第40-41页 |
4.2.2 社会保障的差距 | 第41-42页 |
4.3 金融发展因素 | 第42页 |
4.4 经济干预因素 | 第42-43页 |
4.5 其他影响因素 | 第43-44页 |
第5章 江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44-52页 |
5.1 模型选择与相关变量 | 第44-46页 |
5.1.1 模型选择 | 第44页 |
5.1.2 被解释变量 | 第44-45页 |
5.1.3 解释变量 | 第45-46页 |
5.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46页 |
5.3 数据检验与模型估计 | 第46-50页 |
5.3.1 LLC检验 | 第46-47页 |
5.3.2 数据检验与模型回归 | 第47-50页 |
5.4 实证结果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本文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2-56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52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2-56页 |
6.2.1 加强对隐性收入问题的研究 | 第52-53页 |
6.2.2 加快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 | 第53页 |
6.2.3 加快推进域市化进程 | 第53-54页 |
6.2.4 扭转城市偏向的财政支出政策 | 第54页 |
6.2.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54-55页 |
6.2.6 均衡发展城乡金融体系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