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古代礼制论文

《礼记·乐记》乐教功能及当代启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2页
    0.1 选题意义第8页
    0.2 研究现状第8-11页
        0.2.1 乐文化的内涵特点第8-9页
        0.2.2 诗与乐教的关系第9-10页
        0.2.3 乐的功效及意义第10-11页
    0.3 研究方法第11页
    0.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1-12页
1 《礼记·乐记》中乐的起源及内涵第12-20页
    1.1 《礼记·乐记》中乐的起源第12-16页
        1.1.1 学术界关于“乐”起源的观点第12-15页
        1.1.2 《礼记·乐记》中“乐”的起源第15-16页
    1.2 《礼记·乐记》中乐的内涵第16-20页
2 《礼记·乐记》中礼与乐的关系第20-27页
    2.1 礼的起源及含义第20-23页
        2.1.1 礼的起源学说第20-21页
        2.1.2 礼的含义第21-23页
        2.1.3 礼的内在本质第23页
    2.2 《礼记·乐记》中对礼与乐关系的分析第23-27页
        2.2.1 礼与乐的区别第23-24页
        2.2.2 礼与乐的联系第24-27页
3 《礼记·乐记》中乐的功能及其依据第27-37页
    3.1 《礼记·乐记》中对乐自身审美功能的论述第27-29页
    3.2 《礼记·乐记》中乐的道德功能第29-33页
        3.2.1 乐的教化功能研究第29-31页
        3.2.2 乐内容之质的规定性——德音与乱音第31-33页
    3.3 《礼记·乐记》中乐的国家治理功能第33-37页
        3.3.1 乐体现国情民意第33-34页
        3.3.2 乐和民声第34-37页
4 《礼记·乐记》对当代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第37-44页
    4.1 当代乐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第37-39页
        4.1.1 乐的形式多元与内容趋同第37-38页
        4.1.2 乐文化的价值观混乱第38-39页
    4.2 当代乐文化低俗的原因第39-40页
    4.3 如何发挥乐文化的道德功能和治理功能第40-44页
结束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明清时期滇西北地区的西番研究
下一篇:“牛奶进校园计划”与英国校餐制度的发展(20世纪20-4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