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20-3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0-24页 |
2.1.1 文化旅游 | 第20-22页 |
2.1.2 文化旅游产业 | 第22-24页 |
2.1.3 产业竞争力 | 第24页 |
2.2 文化旅游产业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第24-25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页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第25-26页 |
2.3 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 第26-29页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6页 |
2.3.2 要素禀赋理论 | 第26-27页 |
2.3.3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7-28页 |
2.3.4 芮明杰的“新钻石模型” | 第28-29页 |
2.4 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6页 |
2.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9-30页 |
2.4.2 构建评价指标 | 第30-34页 |
2.4.3 评价指标的数值处理方法 | 第34-36页 |
第3章 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第36-52页 |
3.1 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36-40页 |
3.1.1 SCP分析范式 | 第36-37页 |
3.1.2 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3.1.3 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行为分析 | 第38-39页 |
3.1.4 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绩效分析 | 第39-40页 |
3.2 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第40-44页 |
3.2.1 核心因素 | 第40-41页 |
3.2.2 基本要素 | 第41-43页 |
3.2.3 辅助因素 | 第43-44页 |
3.3 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第44-52页 |
3.3.1 求R特征值与贡献率 | 第44-46页 |
3.3.2 建立主成分载荷矩阵 | 第46-49页 |
3.3.3 确定因子得分 | 第49-50页 |
3.3.4 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 | 第50-52页 |
第4章 提升芜湖市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2-59页 |
4.1 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 第52-53页 |
4.1.1 创新体制机制 | 第52页 |
4.1.2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 第52-53页 |
4.2 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拓展文化旅游产品 | 第53-54页 |
4.2.1 文化旅游总体定位 | 第53页 |
4.2.2 文化旅游发展重点 | 第53-54页 |
4.3 强化宣传和营销,扩大旅游需求水平 | 第54-55页 |
4.3.1 国外市场的开发 | 第54页 |
4.3.2 国内市场的开发 | 第54-55页 |
4.4 引导相关及支持产业,完善服务体系 | 第55-57页 |
4.4.1 完善交通体系 | 第56页 |
4.4.2 强化文化旅游住宿餐饮条件 | 第56页 |
4.4.3 拓展文化旅游购物与娱乐 | 第56页 |
4.4.4 完善咨询服务及安全服务 | 第56-57页 |
4.5 转变政府职能,培养高端文化旅游人才 | 第57-59页 |
4.5.1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相关政策措施 | 第57-58页 |
4.5.2 培养文化旅游人才,提高产业经营水平 | 第58-5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