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县域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2.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二、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理论工具 | 第17页 |
1.公共财政理论 | 第17页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2.比较研究法 | 第17-18页 |
3.实证分析法 | 第18-19页 |
三、PPP模式概述 | 第19-25页 |
(一)PPP模式的概念 | 第19-21页 |
1.PPP的定义 | 第19页 |
2.PPP的特点和意义 | 第19-20页 |
3.PPP的分类和操作流程 | 第20-21页 |
(二)PPP模式的发展 | 第21-25页 |
1.国外PPP模式的发展 | 第21-22页 |
2.我国PPP模式的发展 | 第22-25页 |
四、县域经济发展PPP模式的必要性和作用 | 第25-28页 |
(一)县域经济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1.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需要 | 第25页 |
2.公共管理模式改革的需要 | 第25-26页 |
(二)PPP模式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1.PPP模式有利于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 | 第26页 |
2.PPP模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 第26-27页 |
3.PPP模式有利于增加资金来源 | 第27页 |
4.PPP模式有利于优势互补 | 第27-28页 |
五、县域经济发展中应用PPP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 第28-35页 |
(一)县域经济应用PPP模式的现状 | 第28-31页 |
1.县域经济应用PPP模式发展不均衡 | 第28-30页 |
2.PPP项目审批程序复杂 | 第30页 |
3.PPP项目融资困难 | 第30-31页 |
4.PPP专业人才和机构匮乏 | 第31页 |
(二)县域经济应用PPP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1.法律制度建设落后 | 第31页 |
2.县级政府履约情况不佳 | 第31-32页 |
3.风险分担不尽合理 | 第32页 |
4.投资回报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 第32-33页 |
5.配套政策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3页 |
6.项目识别论证把关不严格 | 第33-35页 |
六、PPP模式在县域经济应用中所产生问题的对策 | 第35-41页 |
(一)转变发展理念 | 第35-36页 |
1.转变传统观念 | 第35页 |
2.因地制宜发展 | 第35-36页 |
(二)建立PPP项目动态管理机制 | 第36-37页 |
1.加强项目统筹谋划 | 第36页 |
2.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库 | 第36页 |
3.认真评估论证 | 第36-37页 |
(三)健全PPP模式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 | 第37页 |
1.建立协调推进的系统管理模式 | 第37页 |
2.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管体制 | 第37页 |
(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资本退出机制 | 第37-38页 |
1.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 第37-38页 |
2.完善资本退出机制 | 第38页 |
(五)建立系统性法律法规,增强政府契约精神 | 第38-39页 |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第38-39页 |
2.增强政府契约精神 | 第39页 |
(六)建立健全合理的投资回报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 第39-41页 |
1.完善投资回报机制 | 第39-40页 |
2.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