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论武侠电影对传统审美文化的表现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绪论第12-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中国武侠电影发展分期及艺术特点第15-35页
    第一节 中国武侠电影的发展阶段第16-28页
        一、武侠电影的萌芽期(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第16-19页
        二、武侠电影的成型期(上世纪40-80年代末)第19-23页
            1、准备阶段(40-60年代末)第20-21页
            2、古装武侠片和功夫片的兴盛(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第21-23页
            3、80年代大陆武侠与合拍片第23页
        三、武侠电影的新变期(90年代至今)第23-28页
            1、90年代武侠电影第24-26页
            2、新世纪武侠电影新变第26-28页
    第二节 两次整体性艺术风格转变第28-35页
        一、由舞台艺术向影视艺术的转变第28-30页
            1、前期夸张的舞台式表演第28-29页
            2、从戏曲化到真实化第29-30页
        二、写实与写意的两极化发展第30-35页
            1、对风景的展示逐渐增多第31-32页
            2、武打场景的写意化逐渐增强第32-35页
第二章 传统文化观念与审美趣味在武侠电影中的表现第35-49页
    第一节 传统思想观念的底色第35-42页
        一、集“仁、义、信”于一身的侠第35-39页
            1、仁第36页
            2、义第36-38页
            3、信第38-39页
        二、隐逸在江湖第39-42页
    第二节 传统审美理想与趣味的表达第42-49页
        一、成人童话武侠梦——武侠的审美超越性表现第43-44页
        二、舞出来的气第44-49页
            1、武功的气第45-47页
            2、精神的气第47-49页
第三章 武侠电影发展的得失与契机第49-61页
    第一节 新世纪武侠电影之得失第49-56页
        一、西方电影的影响第49-53页
        二、商业化的影响第53-56页
    第二节 武侠电影发展的契机第56-61页
        一、传播民族文化的功能价值与意义第56-58页
        二、科技发展带来的契机第58-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表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实景演出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为例
下一篇:历史型题材flash动画片的设计与制作研究--以《少年曹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