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LY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前审计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 案例描述 | 第13-22页 |
1.1 LY股份有限公司和OP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13-14页 |
1.1.1 LY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13页 |
1.1.2 OP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 第13-14页 |
1.2 LY公司开展新三板挂牌前审计的背景 | 第14页 |
1.3 案例事件 | 第14-22页 |
1.3.1 流于形式的尽职调查 | 第14-16页 |
1.3.2 意料之外的审计长跑 | 第16-18页 |
1.3.3 被掩盖的董事长挂账真相 | 第18-20页 |
1.3.4 助理审计员的烦恼 | 第20-22页 |
2 案例分析 | 第22-33页 |
2.1 理论依据 | 第22-24页 |
2.1.1 新三板挂牌条件和操作流程 | 第22页 |
2.1.2 新三板挂牌前审计的内容 | 第22-23页 |
2.1.3 新三板挂牌前审计的风险 | 第23-24页 |
2.2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2.2.1 前期分析程序的执行流于形式 | 第24-25页 |
2.2.2 现场审计时间过长 | 第25-26页 |
2.2.3 历史沿革问题未被如实反映 | 第26-27页 |
2.2.4 内部控制审计阶段模式化痕迹较重 | 第27-28页 |
2.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2.3.1 审计项目负责人胜任能力不够 | 第28-29页 |
2.3.2 新三板领域生僻审计难度大 | 第29-30页 |
2.3.3 未能保持高度的审计独立性 | 第30-31页 |
2.3.4 缺乏针对新三板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 | 第31-33页 |
3 对策与建议 | 第33-38页 |
3.1 设计针对新三板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指引 | 第33-34页 |
3.2 开展新三板审计业务的培训 | 第34-35页 |
3.3 保持职业谨慎和职业道德 | 第35-36页 |
3.4 强化全国股转公司对挂牌企业年度报告的问责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