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自恋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绪论第7-14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7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7-8页
    (三) 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8-13页
        1、自恋的相关研究第8-10页
        2、自恋文化的相关研究、定义第10-11页
        3、国外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研究第11-12页
        4、国内理想信念教育相关研究第12-13页
    (四)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3-14页
        1、研究视角的创新第13页
        2、研究方法的创新第13-14页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第14-22页
    (一) 理想信念教育概述第14-16页
        1、理想信念的内涵第14-15页
        2、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第15-16页
    (二)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第16-17页
    (三)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第17-20页
        1、大学生生活理想信念现状第17页
        2、大学生职业理想信念现状第17-18页
        3、大学生道德理想信念现状第18-19页
        4、大学生社会政治理想信念现状第19-20页
    (四)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第20-22页
三、大学生自恋文化的表现与成因分析第22-31页
    (一) 自恋文化与大学生第22-24页
        1、自恋第22页
        2、大学生自恋文化第22-24页
    (二) 大学生自恋文化的表现第24-27页
        1、过度关注自我:大家快来看我第24-25页
        2、忙碌与迷失:你我都是媒体人第25-26页
        3、依赖与孤独:消失不见的亲密关系第26-27页
    (三) 大学生自恋文化形成的原因分析第27-31页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第27-28页
        2、学校环境因素:校园文化建设滞后第28-29页
        3、社会环境因素:自媒体普及和催化第29-31页
四、自恋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第31-38页
    (一) 自恋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联系第31-33页
    (二) 自恋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积极作用第33-35页
        1、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第33-34页
        2、有利于疏缓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第34页
        3、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第34-35页
    (三) 自恋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消极作用第35-38页
        1、歪曲了大学生的价值选择第35-36页
        2、消磨了大学生的斗志精神第36-37页
        3、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水平第37-38页
五、在化解“自恋”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第38-50页
    (一) 个人层面第38-41页
        1、转变固有观念,善纳自恋文化第38-39页
        2、准确自我认识,发挥自身优势第39-40页
        3、平衡自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第40-41页
    (二) 家庭层面第41-44页
        1、改善教养方式,提高自身修养第41-42页
        2、重视家庭教育,密切与子女的情感交流第42-43页
        3、优化家庭环境,加强与学校的良性互动第43-44页
    (三) 学校层面第44-47页
        1、加强理论学习,贯穿于平时教学中第44-45页
        2、加强情感疏导,创建健康校园文化第45-46页
        3、加强社会实践,深化自我实践体验第46-47页
    (四) 社会层面第47-50页
        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方针政策第47-48页
        2、处理好自媒体和主流媒体的关系第48-49页
        3、加强与学校互动,密切双方联系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附录: 自恋文化与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问卷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武汉高校为例
下一篇:明治时期成城学校中国留学生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