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常用英文缩写词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3-23页 |
1. 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2.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5-21页 |
2.1 Hsp90的结构 | 第16-17页 |
2.2 传统的Hsp90抑制剂 | 第17-19页 |
2.3 影响Hsp90/Cdc37复合物的Hsp90抑制剂 | 第19-21页 |
3. 论文研究目标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23-82页 |
第一章 FW04806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建立 | 第23-5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27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23-25页 |
1.2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来源菌株 | 第25页 |
1.3 主要试剂与耗材 | 第25-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32页 |
2.1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发酵 | 第27-29页 |
2.1.1 菌株FIM04806的菌种鉴定 | 第27-28页 |
2.1.2 斜面培养 | 第28-29页 |
2.1.3 种子培养 | 第29页 |
2.1.4 发酵培养 | 第29页 |
2.2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 | 第29-31页 |
2.2.1 HPLC检测条件 | 第29-30页 |
2.2.2 硅胶柱层析 | 第30页 |
2.2.3 高速逆流色谱(HSCCC) | 第30-31页 |
2.2.4 重结晶 | 第31页 |
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1-32页 |
2.3.1 核磁共振 | 第31页 |
2.3.2 质谱 | 第31页 |
2.3.3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1-32页 |
2.3.4 红外吸收光谱 | 第3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2-51页 |
3.1 FW04806发酵工艺的建立 | 第32-35页 |
3.1.1 菌种选育 | 第32页 |
3.1.2 发酵条件优化 | 第32-34页 |
3.1.3 自动发酵罐试验 | 第34-35页 |
3.1.4 1.5 吨罐发酵中试 | 第35页 |
3.2 FW04806提炼、纯化工艺 | 第35-51页 |
3.2.1 FW04806提取工艺研究 | 第35-37页 |
3.2.2 FW04806纯化工艺研究 | 第37-44页 |
3.2.3 FW04806的结构鉴定 | 第44-51页 |
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二章 化合物FW04806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建立 | 第52-82页 |
1.材料和方法 | 第52-55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1.2 细胞系 | 第53页 |
1.3 质粒和宿主细胞 | 第53页 |
1.4 实验动物 | 第53页 |
1.5 主要化学及生化试剂 | 第53-54页 |
1.6 细胞培养材料 | 第54页 |
1.7 抗体 | 第54页 |
1.8 SDS-PAGE电泳材料 | 第54-55页 |
1.9 转移与印迹材料 | 第55页 |
2.实验方法 | 第55-65页 |
2.1 细胞的传代、冻存和复苏 | 第55-57页 |
2.1.1 细胞的传代 | 第55-56页 |
2.1.2 细胞的冻存 | 第56页 |
2.1.3 细胞的复苏 | 第56-57页 |
2.2 MTS法测定FW04806的体外抗癌细胞作用 | 第57页 |
2.3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第57-59页 |
2.3.1 细胞周期分布的检测 | 第57-58页 |
2.3.2 细胞凋亡检测 | 第58-59页 |
2.4 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59页 |
2.5 蛋白样品的SDS-PAGE电泳 | 第59-60页 |
2.6 Western Blotting | 第60-61页 |
2.7 化学蛋白质组学 | 第61页 |
2.8 ATP-琼脂糖凝胶结合实验 | 第61-62页 |
2.9 ATPaes活性显色实验 | 第62页 |
2.10 Hsp90和Cdc37体外结合实验 | 第62页 |
2.11 免疫共沉淀 | 第62页 |
2.12 siRNA基因敲除 | 第62页 |
2.13 实时定量PCR | 第62-64页 |
2.13.1 总RNA的提取 | 第62-63页 |
2.13.2 RNA逆转录为cDNA | 第63-64页 |
2.13.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64页 |
2.14 体内抗肿瘤活性测定 | 第64-65页 |
2.14.1 FW04806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 第64-65页 |
2.14.2 FW04806对裸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活性测定 | 第65页 |
2.15 统计学处理 | 第65页 |
3.实验结果 | 第65-81页 |
3.1 预实验检测FW04806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活性 | 第65-69页 |
3.1.1 FW04806对多个肿瘤细胞系的IC50 | 第65-66页 |
3.1.2 FW04806对小鼠肝癌H22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 第66-69页 |
3.1.2.1 FW04806对H22细胞信号蛋白水平的影响 | 第66-67页 |
3.1.2.2 FW04806对H22小鼠移植瘤的抗肿瘤效果 | 第67-69页 |
3.2 FW04806与Hsp90的N端结合 | 第69-71页 |
3.2.1 化学蛋白质组学实验 | 第69-70页 |
3.2.2 计算机模拟对接实验 | 第70-71页 |
3.3 FW04806不影响Hsp90与ATP结合,但影响Hsp90/Cdc37的反应 | 第71-73页 |
3.3.1 ATP-琼脂糖凝胶结合和ATPase显色实验 | 第71页 |
3.3.2 Hsp90/Cdc37体外结合实验 | 第71-72页 |
3.3.3 免疫共沉淀实验实验 | 第72-73页 |
3.3.4 HsiRNA基因敲除实验 | 第73页 |
3.4 FW04806引起Hsp90客户蛋白减少和蛋白酶体途径降解 | 第73-75页 |
3.4.1 FW04806对Hsp90客户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73-75页 |
3.4.2 FW04806不影响Hsp90客户蛋白基因水平 | 第75页 |
3.4.3 FW04806引起Hsp90客户蛋白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 | 第75页 |
3.5 FW04806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 第75-78页 |
3.6 FW04806抑制SKBR3和MCF-7 裸鼠移植瘤的增殖 | 第78-81页 |
4. 讨论和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发表与待发表的文章 | 第88-89页 |
综述 | 第89-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