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25型高空作业平台支腿动态仿真与折臂机构铰点优化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高作业平台简介 | 第13-14页 |
1.2 高空作业平台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4-17页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1.2.2 总体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3 选题的背景 | 第17-18页 |
1.4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1.5 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0页 |
1.6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第20-23页 |
第二章 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分析及整机三维建模 | 第23-41页 |
2.1 高空作业平台结构分析 | 第23-26页 |
2.1.1 高空作业平台总体构造 | 第23页 |
2.1.2 高空作业平台支腿结构分析 | 第23-25页 |
2.1.3 平台作业范围及支腿工作位置介绍 | 第25-26页 |
2.2 虚拟样机软件介绍 | 第26-34页 |
2.2.1 Pro/E 三维软件介绍 | 第27-28页 |
2.2.2 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第28-29页 |
2.2.3 ADAMS 软件介绍 | 第29-34页 |
2.3 高空作业平台三维建模 | 第34-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高空作业平台多刚体仿真分析 | 第41-65页 |
3.1 整机自行上车过程仿真分析 | 第41-54页 |
3.2 整机作业过程仿真分析 | 第54-64页 |
3.2.1 作业过程 1 人区仿真分析 | 第56-61页 |
3.2.2 作业过程 2 人工作区仿真分析 | 第61-6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高空作业平台刚柔耦合仿真分析 | 第65-78页 |
4.1 高空作业平台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65-68页 |
4.2 整机自行上车过程刚柔耦合模型分析 | 第68-71页 |
4.3 作业过程刚柔耦合模型分析 | 第71-73页 |
4.4 作业过程 2 人区支腿强度分析 | 第73-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高空作业平台折臂机构铰点优化 | 第78-87页 |
5.1 优化设计理论介绍 | 第78-79页 |
5.2 高空作业平台折臂机构介绍 | 第79-80页 |
5.3 折臂机构虚拟样机的建立 | 第80-81页 |
5.4 折臂机构铰点的优化 | 第81-86页 |
5.4.1 确定目标函数 | 第81-82页 |
5.4.2 确定设计变量 | 第82-83页 |
5.4.3 确定约束条件 | 第83页 |
5.4.4 设计研究 | 第83-84页 |
5.4.5 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7-90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