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综合分析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实现路线 | 第14-1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 研究实现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第一节 相关重要概念 | 第17-18页 |
一 乡村旅游概念 | 第17页 |
二 全域旅游概念 | 第17-18页 |
三 全域旅游理念 | 第18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一 协同理论 | 第18-19页 |
二 区域旅游理论 | 第19-20页 |
三 旅游供求理论 | 第20-21页 |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东褚岛村旅游业发展历程 | 第23-30页 |
第一节 东褚岛村传统旅游发展的阶段 | 第23页 |
第二节 东褚岛村旅游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一 东褚岛村旅游的现状 | 第23-24页 |
二 影响东褚岛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全域旅游政策对东褚岛村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一 经济方面 | 第27页 |
二 文化方面 | 第27-28页 |
三 环境方面 | 第28-29页 |
四 社会方面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30-34页 |
第一节 全域旅游视角下东褚岛村民李某的望海居农家乐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东褚岛唐乡旅游合作社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东褚岛村旅游的优势和不足 | 第34-39页 |
第一节 东褚岛村旅游模式的优势 | 第34-37页 |
一 全域与美丽乡村建设 | 第34-35页 |
二 全域与乡村空间景点整合 | 第35-36页 |
三 全域与乡村多元市场开拓发展 | 第36-37页 |
第二节 东褚岛村旅游模式的不足 | 第37-39页 |
一 要素整合能力弱,宣传方式相对单一 | 第37页 |
二 技艺传承薄弱,文化挖掘不深 | 第37页 |
三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物质空间之间的矛盾 | 第37-38页 |
四 海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 第38-39页 |
第六章 东褚岛村旅游模式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的建议 | 第39-46页 |
第一节 统一规划,选择政府为主的村集体领导模式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从经营者到旅游者的视角转变,丰富项目体验 | 第41页 |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 第41-42页 |
一 沙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 第41-42页 |
二 海洋资源的创新发展 | 第42页 |
第四节 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 第42-43页 |
一 物质遗产方面 | 第42页 |
二 非物质遗产方面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合理分类使用人才 | 第43-46页 |
一 内部人才管理 | 第43页 |
二 外部人才管理 | 第43-4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第一节 本文创新点 | 第46页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