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制GNSS信号捕获算法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1.2.1 新体制 GNSS 信号 | 第9-10页 |
| 1.2.2 GNSS 信号捕获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2.3 新体制 GNSS 信号捕获算法 | 第11-13页 |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及结构 | 第13-14页 |
| 第2章 新体制 GNSS 信号 | 第14-25页 |
| 2.1 新体制 GNSS 信号特点 | 第14-15页 |
| 2.2 数据/导频双通道结构 | 第15-18页 |
| 2.2.1 双通道信号生成原理 | 第15-17页 |
| 2.2.2 双通道信号功率分配 | 第17-18页 |
| 2.3 分层扩频码原理与性能 | 第18-22页 |
| 2.3.1 分层扩频码生成原理 | 第18页 |
| 2.3.2 GALILEO E5a 信号扩频码 | 第18-19页 |
| 2.3.3 E5a 扩频码与 C/A 码性能比较 | 第19-22页 |
| 2.4 新体制 GNSS 信号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3章 数据/导频双通道信号捕获算法 | 第25-39页 |
| 3.1 GNSS 信号捕获基本原理 | 第25-29页 |
| 3.1.1 GNSS 信号捕获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 3.1.2 GNSS 信号捕获算法结构 | 第26-27页 |
| 3.1.3 捕获概率特性 | 第27-29页 |
| 3.2 联合捕获算法结构及概率特性 | 第29-33页 |
| 3.2.1 非相干联合捕获算法 | 第29-30页 |
| 3.2.2 相干联合捕获算法 | 第30-31页 |
| 3.2.3 差分相干联合捕获算法 | 第31-33页 |
| 3.3 联合捕获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33-38页 |
| 3.3.1 仿真参数 | 第33-34页 |
| 3.3.2 门限值设定 | 第34页 |
| 3.3.3 捕获灵敏度 | 第34-35页 |
| 3.3.4 接收机特性曲线 | 第35-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新体制 GNSS 信号多周期累积算法 | 第39-52页 |
| 4.1 相干累积算法 | 第39-42页 |
| 4.1.1 全预估计法 | 第40-41页 |
| 4.1.2 利用二级码预估计法 | 第41-42页 |
| 4.2 非相干累积算法 | 第42-43页 |
| 4.3 半相干累积算法 | 第43页 |
| 4.4 差分相干累积算法 | 第43-44页 |
| 4.5 改进半相干累积算法 | 第44-45页 |
| 4.6 多周期累积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45-50页 |
| 4.6.1 仿真参数与门限值 | 第45-46页 |
| 4.6.2 捕获灵敏度 | 第46-47页 |
| 4.6.3 接收机特性曲线 | 第47-49页 |
| 4.6.4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49-50页 |
| 4.7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