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际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9-14页 |
1.3.1 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1.3.3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4-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3 研究的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公路景观研究基础 | 第17-31页 |
2.1 道路交通安全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驾驶员的特性 | 第17-18页 |
2.1.2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 | 第18-19页 |
2.1.3 道路安全工程 | 第19-20页 |
2.2 景观理论研究基础 | 第20-24页 |
2.2.1 生态学理论研究 | 第20-23页 |
2.2.2 艺术理论研究 | 第23-24页 |
2.3 交通景观环境视觉心理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2.3.1 交通环境中的视觉 | 第24-25页 |
2.3.2 行为心理学 | 第25-27页 |
2.4 公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研究 | 第27-30页 |
2.4.1 公路线形规划设计 | 第27页 |
2.4.2 公路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 第27-28页 |
2.4.3 动态景观设计理论 | 第28-29页 |
2.4.4 公路设计相关规范研究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东北地区城际公路景观调研与分析 | 第31-72页 |
3.1 调研视角目标 | 第31-33页 |
3.1.1 调研目标 | 第31页 |
3.1.2 调研视角 | 第31-33页 |
3.2 调研内容与步骤 | 第33-37页 |
3.2.1 调研背景 | 第33-35页 |
3.2.2 调研对象 | 第35页 |
3.2.3 调研项目 | 第35-36页 |
3.2.4 调研时间选取 | 第36页 |
3.2.5 基础调研 | 第36页 |
3.2.6 实地调研 | 第36-37页 |
3.3 公路景观现状研究与问题分析 | 第37-71页 |
3.3.1 交通视觉环境影响及安全问题 | 第37-49页 |
3.3.2 特质景观问题 | 第49-61页 |
3.3.3 景观设计差异性的视觉心理影响 | 第61-67页 |
3.3.4 公路景观设计问题 | 第67-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东北地区城际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第72-89页 |
4.1 交通安全与景观设计结合 | 第72-80页 |
4.1.1 视线引导 | 第72-74页 |
4.1.2 交通设施 | 第74-80页 |
4.1.3 绿化设施 | 第80页 |
4.2 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结合 | 第80-82页 |
4.2.1 动物生态环境保护 | 第81-82页 |
4.2.2 植物生态环境保护 | 第82页 |
4.3 视觉心理引导策略 | 第82-85页 |
4.3.1 安全警示 | 第83页 |
4.3.2 心理干扰 | 第83-84页 |
4.3.3 行为引导 | 第84-85页 |
4.4 综合设计策略 | 第85-88页 |
4.4.1 宏观与远景设计 | 第85-86页 |
4.4.2 中观与中景设计 | 第86-87页 |
4.4.3 微观与细节设计 | 第87-8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