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符号说明 | 第17-21页 |
1 绪论 | 第21-4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1-22页 |
1.2 沉降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1.2.1 沉降曲线拟合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2.2 沉降分量 | 第24-26页 |
1.3 屈曲理论简介 | 第26-27页 |
1.4 沉降对不同类型储罐的影响 | 第27-30页 |
1.5 储罐沉降的研究进展 | 第30-39页 |
1.5.1 基于工程经验的研究 | 第30-31页 |
1.5.2 沉降下的静力响应研究 | 第31-34页 |
1.5.3 沉降下的屈曲研究 | 第34-38页 |
1.5.4 沉降和轴向载荷联合作用下储罐的屈曲研究 | 第38-39页 |
1.6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39-40页 |
1.7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40-43页 |
1.7.1 课题来源 | 第40页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1.7.3 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2 在役储罐罐壁底部沉降的现场测量及沉降曲线拟合方法 | 第43-61页 |
2.1 在役储罐沉降数据的现场测量 | 第43-49页 |
2.2 沉降曲线拟合方法 | 第49-52页 |
2.2.1 基于沉降的傅里叶变换方法 | 第49-51页 |
2.2.2 程序编译 | 第51-52页 |
2.3 实测沉降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52-59页 |
2.3.1 沉降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52-56页 |
2.3.2 应用 | 第56-5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3 基于实时检测数据的在役储罐沉降屈曲分析方法 | 第61-80页 |
3.1 固定顶式在役储罐屈曲分析 | 第61-69页 |
3.1.1 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3.1.2 固定顶式在役储罐分析实例 | 第62-64页 |
3.1.3 屈曲响应过程 | 第64-67页 |
3.1.4 屈曲响应与不均匀沉降的关系 | 第67-69页 |
3.2 浮顶式在役储罐屈曲分析 | 第69-75页 |
3.2.1 分析方法 | 第69-70页 |
3.2.2 浮顶式在役储罐分析实例 | 第70-71页 |
3.2.3 屈曲响应过程 | 第71-74页 |
3.2.4 LPF=1时储罐的变形响应 | 第74-75页 |
3.2.5 抗风圈对浮顶式在役储罐的影响 | 第75页 |
3.3 罐内储液的影响 | 第75-7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4 基于不同时刻检测数据的在役储罐沉降屈曲预测 | 第80-100页 |
4.1 沉降预测模型 | 第80-88页 |
4.1.1 模型求解 | 第81-82页 |
4.1.2 等时距序列的建立 | 第82-84页 |
4.1.3 沉降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84-88页 |
4.2 在役储罐沉降屈曲预测 | 第88-99页 |
4.2.1 在役储罐实例 | 第89页 |
4.2.2 实测沉降数据分析 | 第89-92页 |
4.2.3 不同时刻储罐的结构响应 | 第92-97页 |
4.2.4 浮顶罐的结构响应 | 第97-9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5 在役储罐在沉降和轴向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屈曲失稳 | 第100-128页 |
5.1 在役储罐在沉降单独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 第100-103页 |
5.2 沉降和轴向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在役储罐屈曲分析 | 第103-111页 |
5.2.1 分析方法 | 第103-104页 |
5.2.2 储罐的屈曲响应 | 第104-107页 |
5.2.3 沉降对储罐屈曲的影响机理 | 第107-109页 |
5.2.4 沉降幅值对储罐屈曲的影响 | 第109-111页 |
5.3 罐内储液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5.4 阶梯状变壁厚储罐在沉降和轴向载荷联合作用下的屈曲失稳 | 第113-126页 |
5.4.1 阶梯状变壁厚储罐轴压屈曲临界载荷推导 | 第113-123页 |
5.4.1.1 阶梯状变壁厚表达式的建立 | 第113-115页 |
5.4.1.2 变壁厚储罐在轴压作用下的基本方程 | 第115-117页 |
5.4.1.3 任意变壁厚储罐轴压屈曲临界载荷 | 第117-121页 |
5.4.1.4 阶梯状变壁厚储罐屈曲临界载荷 | 第121-123页 |
5.4.2 沉降和轴向载荷联合作用下阶梯状变壁厚储罐屈曲响应 | 第123-12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128-130页 |
6.2 创新点 | 第130页 |
6.3 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2页 |
作者简历 | 第142-143页 |
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第143-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