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中国轻型汽车实际道路驾驶排放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规程WLTP第14-15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2章 RDE测试方法第17-34页
    2.1 欧盟RDE法规第17-18页
    2.2 测试要求第18-20页
        2.2.1 车辆有效载荷和测试质量第18页
        2.2.2 环境条件第18-19页
        2.2.3 行车路线第19-20页
        2.2.4 测试时长第20页
    2.3 测量仪器的选择第20-25页
        2.3.1 OBS-2200 测试系统概述第20-21页
        2.3.2 OBS系统技术规格及使用环境条件第21-22页
        2.3.3 OBS系统分析仪测量原理第22-25页
    2.4 测试车辆的选择第25-27页
    2.5 测试路线的选择第27-28页
    2.6 RDE测试第28-31页
        2.6.1 测试前的准备第28-29页
        2.6.2 排放实验第29-30页
        2.6.3 实验测试后的处理程序第30页
        2.6.4 OBS系统数据处理第30-31页
    2.7 实验室工况排放测试第31-32页
        2.7.1 排放测试设备第31-32页
        2.7.2 预处理第32页
    2.8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RDE测试数据分析方法第34-58页
    3.1 CO_2移动平均窗口法第34-40页
    3.2 功率等级分组法第40-45页
    3.3 CO_2平均窗口法计算实例第45-55页
    3.4 功率等级分组法计算实例第55-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柴油车RDE测试结果分析第58-75页
    4.1 结果有效性第58-61页
        4.1.1 行程有效性第58-59页
        4.1.2 计算有效性第59-61页
    4.2 测试行程分析第61-62页
    4.3 总行程排放分析第62-66页
    4.4 各污染物窗口排放分析第66-72页
        4.4.1 NO_X窗口排放分析第66-69页
        4.4.2 CO窗口排放分析第69-70页
        4.4.3 THC窗口排放分析第70-72页
    4.5 瞬时排放分析第72-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汽油车RDE测试结果分析第75-95页
    5.1 结果有效性第75-78页
        5.1.1 行程有效性第75-76页
        5.1.2 计算有效性第76-78页
    5.2 测试行程分析第78-79页
    5.3 总行程排放分析第79-83页
    5.4 窗口排放分析第83-89页
        5.4.1 CO窗口排放分析第83-86页
        5.4.2 NO_X窗口排放分析第86-89页
    5.5 瞬时排放分析第89-91页
    5.6 混合动力汽车RDE测试结果第91-92页
    5.7 计算方法讨论第92-93页
    5.8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5-98页
    6.1 工作总结第95-96页
    6.2 本文创新点第96页
    6.3 后续研究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油公交车实际道路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研究
下一篇: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含硫VOCs的催化燃烧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