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柴油公交车实际道路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研究必要性第10-16页
        1.2.1 柴油机NO_x排放控制技术简介第10-11页
        1.2.2 重型车NO_x排放严重第11-13页
        1.2.3 现行标准试验循环工况的局限性第13-16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测试与评价判定方法第17-24页
    2.1 基于速度的评价方法第17-18页
    2.2 基于功率的评价方法第18-22页
        2.2.1 NTE法第19-20页
        2.2.2 基功窗口法第20-22页
    2.3 本研究采用方法第22-24页
第3章 自制实际道路氮氧化物排放测试设备第24-55页
    3.1 当前主要测试设备第24页
    3.2 自制采用无线传输技术的车载氮氧化物排放测试设备第24-55页
        3.2.1 基于无线传输技术的车载排放测试设备研究现状第25-26页
        3.2.2 无线传输解决方案第26-35页
        3.2.3 测试设备车载端硬件设计第35-43页
        3.2.4 测试设备车载端软件设计第43-45页
        3.2.5 测试设备数据接收终端设计第45-55页
第4章 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分析第55-76页
    4.1 公交车实验路线选择第55-56页
    4.2 国Ⅳ柴油公交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分析第56-66页
        4.2.1 一路搭载某国外国IV发动机的公交车数据分析:第57-60页
        4.2.2 另一路搭载某国外国IV发动机的公交车数据分析:第60-63页
        4.2.3 一路搭载某国内国IV发动机的公交车数据分析:第63-66页
    4.3 国Ⅴ柴油公交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分析第66-73页
        4.3.1 一路搭载某国外国Ⅴ发动机的公交车数据分析:第66-69页
        4.3.2 一路搭载某国内国Ⅴ发动机的公交车数据分析第69-73页
    4.4 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实际道路NO_x比排放汇总分析第73-76页
        4.4.1 车速与NO_x比排放的关系第73-74页
        4.4.2 功率与NO_x比排放的关系第74-75页
        4.4.3 排温与NO_x比排放的关系第75-7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5.1 工作总结第76-77页
    5.2 工作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Spur and Helical Gears
下一篇:中国轻型汽车实际道路驾驶排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