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翼型气动优化及机翼气动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超临界翼型气动优化简介 | 第9-15页 |
1.2.1 超临界翼型简介 | 第9-11页 |
1.2.2 超临界翼型的设计准则 | 第11-12页 |
1.2.3 超临界翼型的优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超临界机翼气动分析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超临界翼型气动优化流程构建 | 第18-32页 |
2.1 超临界翼型参数化 | 第18-23页 |
2.1.1 翼型参数化方法简介 | 第18-20页 |
2.1.2 CST参数化方法 | 第20-21页 |
2.1.3 超临界翼型的参数化过程 | 第21-23页 |
2.2 几何模型自动生成方法 | 第23-26页 |
2.2.1 二维翼型的自动生成 | 第23-25页 |
2.2.2 三维机翼的自动生成 | 第25-26页 |
2.3 网格自动生成方法 | 第26-28页 |
2.3.1 二维翼型的自动生成 | 第26-27页 |
2.3.2 三维机翼网格的自动生成 | 第27-28页 |
2.4 流场分析的自动运行 | 第28-29页 |
2.5 优化算法 | 第29-30页 |
2.6 优化流程 | 第30-31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超临界翼型气动优化 | 第32-54页 |
3.1 设计指标 | 第32页 |
3.2 气动分析验证算例 | 第32-37页 |
3.2.1 湍流与网格关系 | 第33-36页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3.3 超临界翼型的气动优化 | 第37-52页 |
3.3.1 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 | 第37-40页 |
3.3.2 手动翼型修形 | 第40-42页 |
3.3.3 在Isight中的集成过程 | 第42-46页 |
3.3.4 单点优化 | 第46-49页 |
3.3.5 两点优化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超临界机翼及组合体的气动分析 | 第54-72页 |
4.1 计算机翼几何模型 | 第55-56页 |
4.2 网格收敛性分析 | 第56-60页 |
4.2.1 Richardson外推法 | 第56-59页 |
4.2.2 网格收敛性的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4.3 机翼的气动分析 | 第60-70页 |
4.3.1 网格划分 | 第60-61页 |
4.3.2 流场计算 | 第61-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