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4-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4-17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一、人工湿地概述 | 第17-19页 |
二、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三、含盐废水处理技术及人工湿地处理含盐废水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5-2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三、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一、水体样品的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二、植物样品的测定方法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耐盐湿地植物的筛选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盐分胁迫对植物生理生态的影响 | 第34-36页 |
一、植物性状变化 | 第34-35页 |
二、植株高度变化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培养液的盐度变化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盐分胁迫对植物吸收矿物质元素的影响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不同植物人工湿地对含盐废水的净化能力 | 第42-62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人工湿地对营养盐的去除效果 | 第43-47页 |
第三节 人工湿地对磺胺甲恶唑的去除效果 | 第47-49页 |
第四节 人工湿地对典型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 第49-52页 |
第五节 人工湿地对混合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第52-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不同盐分梯度对人工湿地净化能力的影响 | 第62-81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62-63页 |
第二节 不同盐分梯度对营养盐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3-67页 |
第三节 不同盐分梯度对磺胺甲恶唑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7-69页 |
第四节 不同盐分梯度对典型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9-73页 |
第五节 不同盐分梯度对混合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73-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盐分对湿地植物吸收污染物的影响 | 第81-89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81页 |
第二节 盐分胁迫对植物吸收营养盐的影响 | 第81-84页 |
第三节 盐分胁迫对植物吸收不同重金属的影响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七章 人工湿地结构和水体流向优化 | 第89-99页 |
第一节 实验设计 | 第89-90页 |
第二节 不同结构人工湿地对混合污染物的净化能力 | 第90-97页 |
一、不同结构人工湿地对混合污染物中营养盐的净化能力 | 第91-93页 |
二、不同结构人工湿地对混合污染物中磺胺甲恶唑的净化能力 | 第93-94页 |
三、不同结构人工湿地对混合污染物中重金属的净化能力 | 第94-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2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99-100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5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