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重金属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8页
    1.1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第11-14页
        1.1.1 DNA的直接电化学第11页
        1.1.2 DNA的媒介电化学第11-12页
        1.1.3 氧化还原指示剂第12-13页
        1.1.4 电化学活性标记物第13页
        1.1.5 信号放大杂交检测第13-14页
    1.2 PEC技术分类、原理及分析机制第14-16页
        1.2.1 PEC分析技术分类第14页
        1.2.2 PEC分析技术原理第14-15页
        1.2.3 PEC生物技术分析机制第15-16页
    1.3 光电化学活性物质第16-19页
        1.3.1 半导体纳米粒子第16页
        1.3.2 有机光电材料第16-17页
        1.3.3 金属配合物第17-18页
        1.3.4 纳米复合材料第18-19页
        1.3.5 某些生物大分子第19页
    1.4 光电化学生物分析应用第19-26页
        1.4.1 DNA分析第19-22页
        1.4.2 光电化学免疫分析第22-24页
        1.4.3 光电化学酶检测第24-25页
        1.4.4 光电化学相关细胞检测第25-26页
    1.5 光致电化学分析的研究趋势及其发展前景第26-27页
    1.6 立题依据第27-28页
2 基于六氨基钌的电化学传感在腺苷检测中的应用第28-41页
    2.1 前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1页
        2.2.1 实验试剂第29-30页
        2.2.2 实验仪器第30页
        2.2.3 MB探针(MB-Apt-mDNA)的制备第30页
        2.2.4 捕获DNA在电极上的固定第30-31页
        2.2.5 通过链置换DNA聚合和RC A扩增策略检测腺苷第31页
        2.2.6 电化学检测第3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1-40页
        2.3.1 传感原理第31-32页
        2.3.2 电化学表征第32-33页
        2.3.3 凝胶电泳分析第33-34页
        2.3.4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可行性研究第34-36页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6-38页
        2.3.6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第38-39页
        2.3.7 选择性第39-40页
    2.4 结论第40-41页
3 基于香豆素敏化的铱配合物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第41-58页
    3.1 前言第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7页
        3.2.1 实验试剂第41-42页
        3.2.2 实验仪器第42-43页
        3.2.3 光电活性铱配合物[Ir(C_L)(hpba)_2]PF_6的合成第43-46页
        3.2.4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6页
        3.2.5 Au-RGO的制备第46页
        3.2.6 金纳米探针的制备第46页
        3.2.7 光电性质的检测第46-47页
        3.2.8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第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7页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第47-48页
        3.3.2 荧光光谱图第48页
        3.3.3 光电检测波长的选择第48-49页
        3.3.4 光电流第49-50页
        3.3.5 偏置电压的影响第50-51页
        3.3.6 不同电子转移体对Ir-1 的光电性质的影响第51-54页
        3.3.7 AuNPs以及Au-RGO的TEM表征第54-55页
        3.3.8 传感器的原理第55-56页
        3.3.9 光致电化学传感器的分析性能第56-57页
    3.4 小结第57-58页
4 基于香豆素-6 敏化的铱配合物光电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第58-70页
    4.1 前言第58-59页
    4.2 实验部分第59-62页
        4.2.1 实验试剂第59页
        4.2.2 实验仪器第59页
        4.2.3 光电活性铱配合物[Ir(C_6)2(dppz)]PF_6的合成第59-61页
        4.2.4 光电性质的检测第61-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69页
        4.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62-63页
        4.3.2 荧光光谱图第63页
        4.3.3 光电检测波长的选择第63-64页
        4.3.4 光电流第64-65页
        4.3.5 偏置电压的影响第65-66页
        4.3.6 不同电子转移体对Ir-2 光电性质的影响第66-69页
    4.4 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污染传感界面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六元卟啉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