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梅州市梅县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1 有助于梅县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0页
        1.2.2 有助于改善梅县区农村的人居环境第10-11页
        1.2.3 有助于推进梅县区精准扶贫的实施第11-12页
        1.2.4 有助于梅县区构建和谐社会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14-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3 创新点第15-16页
    1.5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7-20页
    2.1 相关概念第17-18页
        2.1.1 生态文明第17页
        2.1.2 美丽乡村第17-18页
    2.2 理论依据第18-20页
        2.2.1 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观第18页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19页
        2.2.3 人居环境理论第19-20页
3 梅县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0-35页
    3.1 研究区域情况第20-25页
        3.1.1 梅县区概况第20-22页
        3.1.2 梅县区农村发展状况第22-25页
    3.2 梅县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第25-28页
        3.2.1 区级政府主导总体规划第25-26页
        3.2.2 部门和镇共同主导基础设施建设第26-27页
        3.2.3 政府投入为主要资金来源第27-28页
    3.3 梅县区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第28-29页
        3.3.1 乡村变旅游景区第28页
        3.3.2 农业变旅游产业第28-29页
        3.3.3 农民变幸福居民第29页
    3.4 梅县区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9-35页
        3.4.1 建设规模没有全面系统铺开第29-31页
        3.4.2 农民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第31页
        3.4.3 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困难第31-33页
        3.4.4 产业集聚还不够明显第33-35页
4 发达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做法第35-39页
    4.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主要类型第35-37页
        4.1.1 安吉模式:产业主导开发型第35页
        4.1.2 婺源模式:依托特色开发型第35-36页
        4.1.3 增城模式:以点带面开发型第36-37页
    4.2 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经验对梅县区的启示第37-39页
        4.2.1 重视总规和详规的编制第37页
        4.2.2 重视示范村的带动引领第37页
        4.2.3 重视基础设施优化美化第37-38页
        4.2.4 重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38-39页
5 梅县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政策建议第39-44页
    5.1 政府主导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第39-40页
        5.1.1 区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第39页
        5.1.2 镇村要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第39-40页
        5.1.3 媒体要结合实际加大宣传第40页
    5.2 加大力度引导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第40-41页
        5.2.1 主动听取农民意见第40-41页
        5.2.2 切实拓宽富民渠道第41页
        5.2.3 着力提升村民素质第41页
    5.3 多措并举广泛筹措开发建设资金第41-43页
        5.3.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第41-42页
        5.3.2 用好用活农村扶持政策第42页
        5.3.3 充分激活利用民间资本第42-43页
    5.4 围绕资源禀性引导特色产业发展第43-44页
        5.4.1 因地制宜支持产业做强做大第43页
        5.4.2 优化产业体系提升市场份额第43页
        5.4.3 重视产品品质以提升竞争力第43-44页
6 结语第44-45页
    6.1 主要结论第44页
    6.2 研究展望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件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南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下一篇:新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