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1.1.1 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1.2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1.3 农资赊销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1 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2.2 农村普惠金融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2.3 农资赊销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第19-22页 |
第二章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资赊销相关理论 | 第22-28页 |
2.1 农村普惠金融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第22-23页 |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23页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3-24页 |
2.2 消费金融理论 | 第24-25页 |
2.2.1 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页 |
2.2.2 流动性约束理论 | 第24-25页 |
2.3 农资赊销理论 | 第25-26页 |
2.3.1 买方市场理论 | 第25-26页 |
2.3.2 替代性融资理论 | 第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农资赊销可得性与覆盖率现状分析 | 第28-44页 |
3.1 农资赊销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第28-33页 |
3.1.1 人均农资赊销额测算 | 第28-29页 |
3.1.2 农资赊销数据描述性分析 | 第29-33页 |
3.2 农资赊销可得性、覆盖率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3.3 研究前提及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34-37页 |
3.4 农资赊销可得性现状分析 | 第37-40页 |
3.5 农资赊销覆盖率现状分析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农资赊销可得性与覆盖率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 第44-62页 |
4.1 影响因素识别原则 | 第44-45页 |
4.2 农资赊销可得性与覆盖率影响因素识别 | 第45-49页 |
4.2.1 农资赊销可得性影响因素识别 | 第45-47页 |
4.2.2 农资赊销覆盖率影响因素识别 | 第47-49页 |
4.3 农资赊销可得性与覆盖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9-56页 |
4.3.1 农资赊销可得性与覆盖率评价体系的构建说明 | 第49-50页 |
4.3.2 农资赊销可得性与覆盖率评价指标选择及权重确定 | 第50-55页 |
4.3.3 农资赊销可得性和覆盖率层次结构模型确定 | 第55-56页 |
4.4 农资赊销可得性与覆盖率评价体系应用 | 第56-60页 |
4.4.1 宏观层面的应用 | 第56-58页 |
4.4.2 微观层面的应用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2-6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63-6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