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磨削加工工艺论文

低温气体雾化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钛合金强化换热机理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缩略表第15-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冷却润滑方式的发展第17-20页
        1.2.1 浇注式冷却润滑方式第18页
        1.2.2 干式磨削润滑方式第18页
        1.2.3 低温冷却润滑方式第18-19页
        1.2.4 微量润滑方式第19页
        1.2.5 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方式第19-20页
        1.2.6 低温气体雾化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方式第2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5页
        1.3.1 低温冷风方式下金属材料去除机理研究现状第20-23页
        1.3.2 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方式下金属材料去除机理研究现状第23-25页
    1.4 课题来源第25页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6-27页
    1.7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2章 磨削理论基础及磨削性能表征参数第28-44页
    2.1 引言第28页
    2.2 平面磨削加工理论第28-29页
    2.3 磨削热理论第29-35页
        2.3.1 磨削热产热模型第30-31页
        2.3.2 磨削热传热模型第31-34页
        2.3.3 磨削热热量分配模型第34-35页
    2.4 磨削力理论第35-36页
    2.5 磨削性能表征参数第36-40页
        2.5.1 磨削温度第36-37页
        2.5.2 磨削力第37-38页
        2.5.3 工件材料去除效率表征方法第38页
        2.5.4 表面完整性第38-40页
        2.5.5 雾滴接触角第40页
    2.6 正交实验评价方法第40-42页
        2.6.1 正交实验设计第40-41页
        2.6.2 信噪比分析第41-42页
        2.6.3 灰色关联度分析第42页
    2.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3章 不同工况下钛合金磨削性能探索性实验第44-64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实验设计第45-48页
        3.2.1 实验设备第45-46页
        3.2.2 实验材料第46-47页
        3.2.3 实验方案第47-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3.3.1 单指标信噪比分析第48-53页
        3.3.2 多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第53-55页
    3.4 验证性实验第55-61页
        3.4.1 工件表面质量分析第55-60页
        3.4.2 工件材料磨除效率分析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4章 低温气体雾化纳米流体微量润滑实验平台设计第64-90页
    4.1 引言第64-65页
    4.2 低温气体产生装置设计方案第65-75页
        4.2.1 涡流管制冷原理及技术瓶颈第65-66页
        4.2.2 超音速喷嘴涡流管制冷设计方案第66-75页
    4.3 纳米流体微量润滑供给装置设计方案第75-80页
        4.3.1 微量润滑设备技术瓶颈第75-76页
        4.3.2 纳米流体微量润滑设备设计方案第76-80页
    4.4 气体分配控制阀设计方案第80-83页
        4.4.1 气体分配控制阀作用原理及创新点第80页
        4.4.2 气体分配控制阀设计方案第80-83页
    4.5 低温油气外混合雾化喷嘴设计方案第83-87页
        4.5.1 传统式喷嘴技术瓶颈第83页
        4.5.2 低温油气外混合喷嘴设计方案第83-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90页
第5章 低温气体雾化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钛合金磨削机理实验研究第90-102页
    5.1 引言第90页
    5.2 实验方案第90-92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2-97页
        5.3.1 磨削性能宏观参数分析第92-95页
        5.3.2 磨削性能微观参数分析第95-97页
    5.4 低温气体雾化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机理分析第97-100页
        5.4.1 边界润滑模型分析第98-99页
        5.4.2 纳米流体雾化后形态分析第99-100页
    5.5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6章 低温气体雾化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工况下强化换热机理研究第102-122页
    6.1 引言第102页
    6.2 强化换热基础理论研究第102-111页
        6.2.1 沸腾换热理论第102-104页
        6.2.2 沸腾换热模型第104-105页
        6.2.3 热流密度研究第105页
        6.2.4 能量比例系数研究第105-106页
        6.2.5 换热系数研究第106-111页
    6.3 温度场仿真第111-114页
        6.3.1 控制方程第111-112页
        6.3.2 边界条件第112-113页
        6.3.3 温度场仿真结果第113-114页
    6.4 仿真与实验结果比较第114-116页
    6.5 仿真和实验换热机理分析第116-119页
        6.5.1 仿真结果分析第116-117页
        6.5.2 实验中毛细管现象强化换热分析第117-119页
    6.6 本章小结第119-122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22-124页
    7.1 结论第122-123页
    7.2 展望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36-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粘锅陶瓷涂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控机床的一人多机监控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