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3-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二)论文内容 | 第13-14页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4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20页 |
(一)道路货运物流业的涵义 | 第15-18页 |
(二)规制的定义 | 第18-19页 |
(三)道路货运物流业规制的特征 | 第19-20页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二)公共政策理论 | 第21-22页 |
(三)治理理论 | 第22-23页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苏州市道路货运物流业规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4页 |
一、苏州市道路货运物流业规制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苏州市道路货运物流业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二)苏州市道路货运物流业规制采取的措施 | 第25-26页 |
(三)苏州市道路货运物流业规制取得的成效 | 第26-28页 |
二、苏州市道路货运物流业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部分道路货运物流业务监管缺位 | 第28页 |
(二)监管方式较为陈旧 | 第28-29页 |
(三)准入制度分级不明 | 第29页 |
(四)监管信息共享程度不高,规制效能不够高 | 第29-30页 |
三、苏州市道路货运物流业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一)道路货运物流业治理环境发生改变 | 第30-31页 |
(二)政府部门规制思路革新不足 | 第31页 |
(三)准入机制缺乏有力支撑 | 第31-33页 |
(四)信息化程度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道路货运物流行业规制改革的措施与建议 | 第34-39页 |
一、建立多元治理模式,完善行业监管 | 第34-35页 |
二、推广绿色物流理念,改革监管方式 | 第35页 |
三、建立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健全市场准入机制 | 第35-37页 |
四、发展“互联网+物流”,提高规制效能 | 第37-3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一、结论 | 第39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