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舒泰神股权激励案例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5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2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5-18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16-18页
    1.4 可能的创新点第18-20页
2 股权激励概述与理论基础第20-27页
    2.1 股权激励产生与发展第20-22页
        2.1.1 国外股权激励的产生与发展第20-21页
        2.1.2 我国股权激励的产生与发展第21-22页
    2.2 股权激励的概念第22页
    2.3 股权激励的模式第22-23页
    2.4 股权激励的要素第23-24页
    2.5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2.5.1 委托代理理论第24-25页
        2.5.2 人力资本理论第25页
        2.5.3 综合激励模型第25-27页
3 舒泰神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背景及实施过程第27-36页
    3.1 公司简介第27-29页
    3.2 舒泰神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背景第29-33页
        3.2.1 行业发展状况第29-30页
        3.2.2 公司发展状况第30-33页
    3.3 舒泰神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动因第33-34页
        3.3.1 稳定员工队伍第33-34页
        3.3.2 完善公司薪酬激励制度第34页
    3.4 舒泰神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第34-36页
        3.4.1 股权激励计划的主要内容第34-35页
        3.4.2 股权激励计划的调整第35页
        3.4.3 股权激励计划的授予与登记第35页
        3.4.4 股权激励计划的终止第35-36页
4 舒泰神股权激励计划的要素及实施效果分析第36-51页
    4.1 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素分析第36-42页
        4.1.1 激励模式分析第36-37页
        4.1.2 激励对象分析第37-38页
        4.1.3 行权有效期分析第38-39页
        4.1.4 行权价格分析第39页
        4.1.5 行权条件分析第39-42页
    4.2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分析第42-51页
        4.2.1 市场反应第42-43页
        4.2.2 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第43-46页
        4.2.3 对激励对象的影响第46-47页
        4.2.4 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第47-51页
5 舒泰神股权激励计划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第51-59页
    5.1 存在的问题第51-54页
        5.1.1 激励模式单一第51页
        5.1.2 激励对象比例不合理第51-52页
        5.1.3 行权有效期偏短第52页
        5.1.4 行权价格过高第52-54页
        5.1.5 行权条件不科学第54页
    5.2 改进建议第54-59页
        5.2.1 采用复合激励模式第54-55页
        5.2.2 合理确定激励对象和分配比例第55-56页
        5.2.3 适当延长行权有效期第56页
        5.2.4 选择合适时机推出激励计划第56页
        5.2.5 引入相对行权价格第56-57页
        5.2.6 行权条件要科学合理第57-5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6.1 研究结论第59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内容分析法的陕西省与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比较研究
下一篇:制造业上市公司控制权配置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