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经济货币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6页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第12-14页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14-22页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第14-16页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第16-2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安排第22-24页
  一、研究方法第22页
  二、研究思路第22页
  三、文章结构第22-24页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第24-25页
  一、研究的创新第24页
  二、研究的不足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经济货币化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度量第26-41页
 第一节 货币化及其相关概念第26-34页
  一、货币化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6-31页
  二、货币化的分类第31-33页
  三、货币化的度量第33-34页
 第二节 货币化的相关理论第34-40页
  一、博普杰瑞(J·G·Borpujari)的经济货币化理论第34-35页
  二、约翰·格力(John G·Gurley)与爱德华·肖(Edward S·Show)的广义货币理论第35-36页
  三、戈德史密斯(Raymond W Goldsmith)的金融结构理论第36-37页
  四、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I Mckinnon)与爱德华·肖(Edward Show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经济货币化的国际比较第41-80页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经济货币化第41-46页
  一、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货币化历史趋势第41-43页
  二、英美等发达国家货币化出现倒U 型的原因分析第43-44页
  三、英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的货币化趋势第44-46页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化第46-56页
  一、发展中国家货币化的历史走势第46页
  二、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的货币化走势第46-47页
  三、中国的货币化第47-56页
 第三节 中美日三国经济货币化的比较第56-79页
  一、美国货币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第56-66页
  二、日本货币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第66-71页
  三、中国货币化进程的阶段性研究第71-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中国经济货币化影响因素分析第80-104页
 第一节 从现代货币数量论分析影响货币化比率的因素第80-84页
  一、现代货币数量论第80-81页
  二、现代货币数量论对于货币化影响因素的分析第81-84页
 第二节 从最优货币化理论分析影响货币化的因素第84-91页
  一、最优货币化理论第84-86页
  二、最优货币化理论对于货币化影响因素的分析第86-91页
 第三节 中国经济货币化影响因素分析第91-103页
  一、经济增长对货币化的推动作用第91页
  二、不完善的金融市场造成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第91-97页
  三、不完善的金融体制造成我国货币化比率畸高第97-101页
  四、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及社会保障体系的缺位导致我国货币化比率上升第101-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五章 中国经济货币化的实证研究第104-117页
 第一节 中国经济货币化长期趋势和周期性趋势的实证研究第104-108页
  一、我国货币化长期趋势的实证研究第104-105页
  二、我国货币化周期性趋势的实证研究第105-108页
 第二节 中国高货币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108-116页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择第108-109页
  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第109-111页
  三、变量的协整关系检验第111-115页
  四、变量的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六章 人民币国际化对经济货币化的影响分析第117-121页
 第一节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第117-119页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第117页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第117-119页
 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货币化的影响第119-120页
  一、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贸易结算功能对我国经济货币化的影响第119页
  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投资功能对我国经济货币化的影响第119页
  三、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储备货币功能对我国经济货币化的影响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七章 我国经济货币化对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第121-145页
 第一节 经济货币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第121-132页
  一、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讨论第121-122页
  二、货币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第122-128页
  三、我国货币化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第128-132页
 第二节 经济货币化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第132-135页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简述与归纳第132-133页
  二、畸高货币化演进逻辑与货币政策的长期弱有效性第133-135页
 第三节 我国畸高的经济货币化与潜在风险第135-139页
  一、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第135-138页
  二、潜在货币信用危机加剧乃至恶化第138-139页
 第四节 我国经济货币化的演进方向—经济金融化第139-144页
  一、经济金融化与反货币化第139-140页
  二、经济金融化是我国后货币化时代的演进方向第140-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3页
后记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物流系统效应分析
下一篇:我国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化与政府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