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单站检测工具的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前言第16-20页
    1.1 3G 简介第16页
    1.2 3G 主要特点第16页
    1.3 3G 标准及标准组织第16-17页
    1.4 3GPP 协议版本第17-18页
    1.5 3G 网元的架构第18-20页
第2章 课题的背景及目标第20-24页
    2.1 课题的开发背景第20页
    2.2 单站检测工具的应用场合第20页
    2.3 单站检测工具系统级需求第20-22页
    2.4 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2页
    2.5 课题的目标第22-24页
第3章 核心器件选型第24-32页
    3.1 CPU 选型第24-28页
    3.2 XLR 多核处理器选型第28-29页
    3.3 XLR508 性能指标第29页
    3.4 XLR CPU 介绍第29-31页
    3.5 XLR508 的封装形式第31-32页
第4章 系统架构第32-52页
    4.1 系统硬件逻辑构架第32页
    4.2 BDE 信号流向第32-36页
        4.2.1 IUb 信号流向第32-34页
        4.2.2 Uu 信号流向第34-35页
        4.2.3 业务数据流第35-36页
        4.2.4 INode B 操作维护数据流第36页
    4.3 系统软件构架第36-38页
    4.4 系统硬件构架第38-42页
        4.4.1 母板GMIB第39-41页
        4.4.2 子卡MPSX第41-42页
    4.5 结构说明第42-44页
        4.5.1 整机造型设计说明第42页
        4.5.2 整机结构设计说明第42-43页
        4.5.3 系统总装图第43-44页
    4.6 整机热仿真第44-52页
        4.6.1 设计目标第44-45页
        4.6.2 设计方案第45-50页
        4.6.3 散热片设计第50-52页
第5章 GIMB 母板硬件详细描述第52-72页
    5.1 概述第52-54页
        5.1.1 应用环境第53页
        5.1.2 功能和性能指标第53-54页
    5.2 设计原理第54-55页
        5.2.1 方案考虑第54页
        5.2.2 关键器件考虑第54-55页
    5.3 设计说明第55-60页
        5.3.1 E1 接口单元第57-58页
        5.3.2 IMA 接口单元第58-59页
        5.3.3 光接口单元第59页
        5.3.4 GE PHY 单元第59页
        5.3.5 时钟单元第59-60页
    5.4 关键器件说明第60-64页
        5.4.1 E1 接口芯片第60-61页
        5.4.2 IMA 芯片第61-62页
        5.4.3 光口PHY 芯片第62-64页
        5.4.4 GE PHY 芯片第64页
    5.5 电源和地说明第64-68页
        5.5.1 电源设计第64-65页
        5.5.2 电源功耗计算第65页
        5.5.3 电源模块和LDO 的选取第65-66页
        5.5.4 防反偏设计第66页
        5.5.5 过压保护第66-67页
        5.5.6 输入缓启动电路第67页
        5.5.7 输入滤波电路第67页
        5.5.8 输出滤波电路第67-68页
        5.5.9 接地设计第68页
    5.6 可信性性设计说明第68-72页
        5.6.1 可靠性设计第68页
        5.6.2 降额设计第68-69页
        5.6.3 EMC 设计第69-70页
        5.6.4 可测试性设计第70-72页
第6章 MPSX 子卡硬件详细描述第72-82页
    6.1 概述第72页
    6.2 设计原理第72-73页
    6.3 设计说明第73-77页
        6.3.1 CPU 部分第73-74页
        6.3.2 在线下载部分第74-77页
        6.3.3 调试网口第77页
    6.4 电源和地设计说明第77-79页
    6.5 可信性说明第79-82页
        6.5.1 可靠性设计第79页
        6.5.2 EDA 仿真第79-82页
第7章 BSP 设计第82-86页
    7.1 功能说明第82页
    7.2 功能划分第82-86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8页
    8.1 总结第86页
    8.2 展望第86-88页
第9章 缩略语第88-96页
第10章 参考文献与致谢第96-97页
    10.1 参考文献第96页
    10.2 致谢第96-97页
    10.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域外代理商保护之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提升高压PMOS漏极击穿电压的工艺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