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基于约束理论的混合流水线车间生产调度及其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2 车间生产调度概述第12-14页
        1.2.1 车间调度概述第12-13页
        1.2.2 混合流水线问题概述第13-14页
        1.2.3 约束理论(TOC)概述第14页
    1.3 论文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论文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8页
    2.1 国内外混合流水线车间生产调度研究现状第16-21页
        2.1.1 生产调度研究现状第16-17页
            2.1.1.1 调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第16页
            2.1.1.2 生产调度问题的特点第16-17页
        2.1.2 混合流水线研究现状第17-18页
            2.1.2.1 混合流水线调度问题与其他经典调度问题的关系第17-18页
            2.1.2.2 混合流水线问题的特点第18页
        2.1.3 约束理论研究现状第18-21页
            2.1.3.1 TOC的形成历史和发展现状第19页
            2.1.3.2 DBR 计划与控制方法第19-20页
            2.1.3.3 TOC 的九条基本原则第20-21页
    2.2 国内外混合流水线车间生产调度现状分析第21-26页
        2.2.1 生产调度研究现状分析第21-22页
        2.2.2 混合流水线研究现状分析第22-24页
        2.2.3 约束理论研究现状分析第24-26页
    2.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三章 基于 TOC 理论的混合流水线车间调度方法架构第28-34页
    3.1 混合流水线调度问题定义第28-32页
        3.1.1 生产线结构描述第29页
        3.1.2 生产线约束描述第29-30页
        3.1.3 绩效目标指标第30-31页
        3.1.4 产量信息第31-32页
    3.2 基于约束理论(TOC)的 HFS 调度系统结构第32-33页
    3.3 系统结构可行性分析第33-34页
第四章 上层生产计划整数规划模型及算法第34-47页
    4.1 上层生产计划问题描述第34页
    4.2 上层生产计划数学模型第34-35页
    4.3 上层生产计划模型优化算法第35-46页
        4.3.1 分支定界法(branch and bound)算法步骤第35-37页
        4.3.2 灵敏度分析在分支定界法(branch and bound)中应用第37-43页
        4.3.3 LINDO 软件求解整数线性规划第43-46页
    4.4 算法先进性分析第46-47页
第五章 中层瓶颈缓存控制模型及算法第47-52页
    5.1 中层瓶颈缓存控制问题描述第47-48页
    5.2 中层瓶颈缓存控制数学模型第48-50页
        5.2.1 工件投放时间策略第48-49页
        5.2.2 工件投放顺序策略第49-50页
    5.3 中层瓶颈缓存控制优化算法第50-51页
    5.4 算法先进性分析第51-52页
第六章 下层加工设备调度模型及算法第52-58页
    6.1 下层加工设备调度问题描述第52-53页
    6.2 下层加工设备调度数学模型第53-54页
        6.2.1 线性处理车间的加工策略第53-54页
        6.2.2 批处理车间的加工策略第54页
        6.2.3 可重入车间的加工策略第54页
    6.3 下层加工设备调度优化算法第54-57页
    6.4 算法先进性分析第57-58页
第七章 应用实例验证第58-71页
    7.1 应用实例演示第59-70页
        7.1.1 生产线属性第59-61页
            7.1.1.1 生产线结构第59-60页
            7.1.1.2 生产线约束第60页
            7.1.1.3 生产线目标函数第60-61页
        7.1.2 分层调度模型验证第61-70页
            7.1.2.1 上层生产计划规划层模型验证第61-66页
            7.1.2.2 中层瓶颈缓存控制层模型验证第66-67页
            7.1.2.3 下层加工设备调度层模型验证第67-70页
    7.2 应用有效性验证第70-71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8.1 结论第71页
    8.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范围环境下移动机器人同步定位和地图创建研究
下一篇:基于P2P网络应用的NAT穿越方案的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