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游仙”语义探源 | 第9-18页 |
第一节 释“游” | 第9-11页 |
第二节 释“仙” | 第11-14页 |
第三节 “游仙诗”的含义 | 第14-18页 |
第二章 两汉游仙诗的产生和演变历程 | 第18-42页 |
第一节 两汉游仙诗的产生 | 第18-24页 |
第二节 两汉游仙诗的创作年代、作者考述 | 第24-31页 |
第三节 两汉游仙诗的演变历程 | 第31-42页 |
第三章 两汉游仙诗的文化生态意蕴 | 第42-54页 |
第一节 吉祥意象及其隐喻性象征 | 第42-46页 |
第二节 祥瑞与天人感应、谶纬之学 | 第46-49页 |
第三节 和谐的生态理念、乐观的生命情调 | 第49-54页 |
第四章 两汉游仙诗的地位和影响 | 第54-67页 |
第一节 对魏晋南北朝游仙诗的影响 | 第54-59页 |
第二节 对唐代及其后世游仙诗的影响 | 第59-63页 |
第三节 对其他诗体及文学样式的影响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