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1-12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8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 2.1.1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 | 第14页 |
| 2.1.2 高等学校财务绩效 | 第14-16页 |
| 2.1.3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 | 第16页 |
| 2.1.4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 第16-17页 |
| 2.2 我国高等学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17-19页 |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2.3.1 国外关于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研究 | 第19-20页 |
| 2.3.2 国外关于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20-21页 |
| 2.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 2.4.1 国内关于高等学校预算的研究 | 第21-23页 |
| 2.4.2 国内关于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23-26页 |
| 2.4.3 国内关于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的研究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48页 |
| 3.1 高等学校财务的特点 | 第28-29页 |
| 3.2 当前高等学校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 3.3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第30-32页 |
| 3.3.1 进行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 3.3.2 进行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的可能行 | 第31-32页 |
| 3.4 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理论 | 第32-34页 |
| 3.4.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2页 |
| 3.4.2 资源依赖理论 | 第32-33页 |
| 3.4.3 当代预算理论 | 第33-34页 |
| 3.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4-35页 |
| 3.6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指标 | 第35-40页 |
| 3.6.1 指标的选取 | 第36-37页 |
| 3.6.2 指标的解释 | 第37-40页 |
| 3.7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权重的设置 | 第40-48页 |
| 3.7.1 德尔菲法 | 第40-41页 |
| 3.7.2 层次分析法 | 第41-42页 |
| 3.7.3 构建基本层次结构 | 第42-43页 |
| 3.7.4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 第43-45页 |
| 3.7.5 Yaahp软件测算结果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绩效评价应用实例 | 第48-52页 |
| 4.1 研究设计 | 第48页 |
| 4.2 统计软件 | 第48页 |
| 4.3 样本选取 | 第48-49页 |
| 4.4 实例结果 | 第49-51页 |
| 4.5 实例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2-60页 |
| 5.1 结论 | 第52-53页 |
| 5.2 建议 | 第53-58页 |
| 5.2.1 建立健全学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 | 第53-56页 |
| 5.2.2 提高预算绩效评价效果的措施 | 第56-58页 |
| 5.3 局限性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 | 第64-84页 |
| 致谢 | 第84-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88-90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