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论 | 第6-7页 |
2 综述 | 第7-18页 |
2.1 国外的研究 | 第7-17页 |
2.2 国内的研究 | 第17-18页 |
3 微软在中国软件市场的案例 | 第18-25页 |
3.1 软件市场和软件价格之战 | 第18-22页 |
3.1.1 Linux历史提要和中国软件市场历史提要 | 第18-19页 |
3.1.2 微软软件与国产软件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 | 第19-20页 |
3.1.3 中国软件市场竞争的结果 | 第20-22页 |
3.2 反盗版法庭与院外游说立法之战 | 第22-25页 |
3.2.1 微软诉亚都案的简述及评价 | 第22-23页 |
3.2.2 中国新《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立法的争议 | 第23-25页 |
3.2.3 BSA的院外游说 | 第25页 |
4 经济学解释 | 第25-38页 |
4.1 自然垄断产业与高利润 | 第25-30页 |
4.1.1 软件产业是一个自然垄断的产业 | 第26页 |
4.1.2 软件商业领域竞争的人为壁垒与自然壁垒 | 第26-28页 |
4.1.3 高额利润的消费者传递 | 第28-29页 |
4.1.4 边际效用递减 | 第29-30页 |
4.2 掠夺性定价让微软获得软件市场垄断地位 | 第30-33页 |
4.2.1 微软的掠夺性定价行为 | 第30页 |
4.2.2 掠夺性定价是建立软件垄断最完美的方法 | 第30-32页 |
4.2.3 软件盗版是掠夺性定价 | 第32-33页 |
4.3 合理价格与剩余社会福利 | 第33-35页 |
4.3.1 合理价格制止了剩余社会福利的积累 | 第33-34页 |
4.3.2 价格歧视与掠夺性定价 | 第34-35页 |
4.4 版权是版权所有者用来支配市场的一种手段 | 第35-38页 |
4.4.1 掠夺性定价与市场支配权 | 第35-36页 |
4.4.2 影响立法是争取市场支配权的另一种手段 | 第36-37页 |
4.4.3 寻租行为 | 第37-38页 |
5 总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