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振和Kerr非线性效应全光逻辑门的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全光开关的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1.1 全光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1.1.2 全光开关在未来通信技术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 1.2 全光开关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1 电控光开关 | 第13-14页 |
| 1.2.2 光控光开关 | 第14页 |
| 1.3 基于非线性光纤耦合器全光逻辑门的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1.4 基于共振非线性效应全光逻辑门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1.5 波长转换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16-19页 |
| 1.6 基于波长转换全光逻辑门的研究意义 | 第19页 |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 第2章 非线性光纤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 第21-34页 |
| 2.1 光脉冲在光纤中的传输及其传输方程 | 第21-25页 |
| 2.2 非线性光纤耦合器的结构及其耦合模方程 | 第25-27页 |
| 2.3 非线性光纤耦合器的开关特性 | 第27-30页 |
| 2.3.1 低能量连续光输入 | 第27-28页 |
| 2.3.2 高能量连续光输入 | 第28-30页 |
| 2.4 基于共振非线性全光逻辑门的原理 | 第30-32页 |
| 2.5 基于波长转换全光逻辑门的原理 | 第32-33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基于共振非线性全光逻辑门的研究 | 第34-46页 |
| 3.1 基于共振非线性全光逻辑门的结构 | 第34页 |
| 3.2 耦合模方程 | 第34-36页 |
| 3.3 基于共振非线性全光逻辑门的特性分析 | 第36-42页 |
| 3.3.1 初始相位相同时的开关特性 | 第36-38页 |
| 3.3.2 初始相位相同时实现的全光逻辑门 | 第38-39页 |
| 3.3.3 初始相位不同时的开关特性 | 第39-42页 |
| 3.3.4 初始相位不同时实现的全光逻辑门 | 第42页 |
| 3.4 综合考虑共振和克尔非线性效应实现的逻辑门 | 第42-4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基于波长转换的全光逻辑门 | 第46-52页 |
| 4.1 基于波长转换全光逻辑门的结构 | 第46页 |
| 4.2 耦合模方程 | 第46-47页 |
| 4.3 基于波长转换全光逻辑门的特性分析 | 第47-51页 |
| 4.3.1 开关特性分析 | 第47-50页 |
| 4.3.2 实现的全光逻辑门 | 第50-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 5.1 总结 | 第52-53页 |
| 5.2 展望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