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肿瘤科论文

肝癌证治规律文献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1-14页
    1. 古今文献著作类第11页
    2. 中医药物方剂类著作第11-12页
    3. 杂志类第12-13页
    参考文献第13-14页
第一部分 肝癌古代文献研究第14-33页
    1. 症状体征记载第15页
    2. 类似病名记载第15-19页
        2.1 肝之积“肥气”第15-16页
        2.2 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之“伏梁”第16页
        2.3 胁下满痛,身发黄之“癖黄”第16-17页
        2.4 脾之积“痞气”第17页
        2.5 杯盘牢结之“癥瘕”第17-18页
        2.6 其他第18-19页
    3. 病因病机记载第19-22页
        3.1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外感时邪”第19页
        3.2 过饱过饥过食肥甘厚腻之“饮食不节”第19-20页
        3.3 怒则伤肝之“情志郁怒”第20页
        3.4 劳伤之“疲劳倦怠,正气亏虚”第20-22页
    4. 论述治法记载第22-26页
    5. 对于预后论述第26-27页
    6. 预后调养记载第27-28页
        6.1 情绪疗养第27页
        6.2 饮食调养第27-28页
    7. 针灸健体论述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3页
第二部分 肝癌近代文献研究第33-51页
    1 形成机制第33-42页
        1.1 中医对肝癌的病因病机第33-38页
        1.2 西医对肝癌的形成机制第38-42页
    2. 诊断研究第42页
    3. 证治研究第42-48页
        3.1 辨证论治第42-45页
        3.2 分型论治第45-46页
        3.3 专方研究第46-47页
        3.4 中药介入第47-48页
        3.5 协助化疗第48页
        3.6 协助放疗第48页
    4. 预防调理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第三部分 肝癌古今证治规律研究第51-65页
    1. 诊断肝癌依据第51-52页
        1.1 依据标准第51页
        1.2 中医诊断依据第51-52页
        1.3 影像检测第52页
    2. 分析证治研究的动机第52-53页
        2.1 研究的动机第52页
        2.2 设定研究方针第52页
        2.3 病症准则第52-53页
    3. 证治规律研究第53-61页
        3.1 古代证治状况第53-55页
        3.2 现代证治状况第55-57页
        3.3 古今相同与相异之处第57-61页
    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第四部分 预防肝癌的研究第65-67页
    1.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转脾,当先实脾”第65页
    2. “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第65-66页
    3.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第66页
    4. “宜大补脾气,行湿散气”第66-67页
结论第67-70页
    1.成果第67页
    2. 心得第67-70页
        2.1 健康就是财富第67-68页
        2.2 珍惜无價之宝第68页
        2.3 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第68页
        2.4 中西医互根互用,癌有明天第68页
        2.5 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第68-69页
        2.6 新加坡中西医合并第69页
        2.7 增加多量中医肝癌著作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致谢第78-79页
个人简介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7自由度生机电假肢手臂的结构设计及运动学分析
下一篇:生物人工肾的优化构建及其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