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连续刚构桥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9-10页 |
1.2 长期下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10-15页 |
1.3 目前对长期下挠的控制方法及不足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荷载平衡理论和挠度计算理论 | 第17-27页 |
2.1 概述 | 第17页 |
2.2 传统设计理论 | 第17-18页 |
2.3 荷载平衡理论 | 第18-22页 |
2.3.1 荷载平衡法 | 第18-19页 |
2.3.2 恒载零弯矩法 | 第19-20页 |
2.3.3 基于荷载零弯矩法的预应力配束计算 | 第20-22页 |
2.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理论 | 第22-26页 |
2.4.1 预应力引起的上拱度计算 | 第22-23页 |
2.4.2 使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 | 第23页 |
2.4.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总挠度计算 | 第23-24页 |
2.4.4 不平衡弯矩引起的长期下挠计算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成因分析 | 第27-41页 |
3.1 概述 | 第27-31页 |
3.1.1 所依托工程概况 | 第27-28页 |
3.1.2 结构有限元基本理论及模型建立 | 第28-30页 |
3.1.3 材料与截面特性 | 第30-31页 |
3.1.4 预应力钢束配置情况 | 第31页 |
3.1.5 主要施工阶段表 | 第31页 |
3.2 箱梁开裂引起的刚度降低对长期下挠的影响分析 | 第31-33页 |
3.3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长期下挠的影响分析 | 第33-36页 |
3.4 恒载超重对长期下挠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3.5 预应力对长期下挠的影响分析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结构不平衡弯矩与长期挠度相关性分析 | 第41-53页 |
4.1 概述 | 第41页 |
4.2 所依托项目概况 | 第41-43页 |
4.3 不平衡弯矩与挠度相关性分析 | 第43-51页 |
4.3.1 初始内力分析 | 第43-48页 |
4.3.2 位移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4.3.3 不平衡弯矩与长期挠度相关性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基于荷载平衡法的长期下挠控制措施研究 | 第53-66页 |
5.1 概述 | 第53-54页 |
5.2 顶板束优化配置研究 | 第54-61页 |
5.3 底板束优化配置研究 | 第61-62页 |
5.4 减小长期下挠的其他措施 | 第62-65页 |
5.4.1 悬臂浇筑施工对竖向接缝进行处理 | 第62-63页 |
5.4.2 减小预应力损失 | 第63-64页 |
5.4.3 减小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 | 第64页 |
5.4.4 加强养护管理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