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美国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诞生与演进 | 第13-21页 |
一、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为了推动贸易全球化而生 | 第13-15页 |
(一) 贸易调整援助理论萌生于福利经济学思想 | 第13-14页 |
(二) 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诞生的立法背景 | 第14-15页 |
二、美国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演进 | 第15-18页 |
(一) 制度框架形成期(1962-1974 年) | 第15-16页 |
(二) 制度的改进期(1974-2002 年) | 第16-17页 |
(三) 灵活运用期(2002 年以后) | 第17-18页 |
三、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在美国的实施效果 | 第18-21页 |
(一) 制度的实际操作流程 | 第18页 |
(二) 实施效果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与贸易救济制度的关系 | 第21-31页 |
一、企业贸易调整援助与反倾销措施 | 第21-24页 |
(一) 启动的条件不同 | 第22页 |
(二) 灵活性不同 | 第22-24页 |
(三) 救济措施和救济效果不同 | 第24页 |
二、企业贸易调整援助与反补贴措施 | 第24-28页 |
(一)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是否构成补贴 | 第25-26页 |
(二)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的补贴类别 | 第26-28页 |
三、企业贸易调整援助与保障措施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我国构建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1-40页 |
一、我国构建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 第31-35页 |
(一) 我国企业面临的进口竞争日益激烈 | 第31-33页 |
(二) 我国贸易救济体系的局限性 | 第33-35页 |
二、我国建立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可行性 | 第35-40页 |
(一) 建立企业贸易调整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35-36页 |
(二) 《贸易调整援助暂行办法(草案)》已经悄然在制定 | 第36页 |
(三)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独立性 | 第36-38页 |
(四) 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普惠性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我国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构建 | 第40-52页 |
一、我国构建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一) 企业与政府共同参与原则 | 第40-41页 |
(二) 与国内制度相衔接原则 | 第41-42页 |
(三) 高效原则 | 第42页 |
二、我国企业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42-49页 |
(一) 援助的负责机构和援助的对象 | 第43-45页 |
(二) 援助资格的认定 | 第45-47页 |
(三) 援助方式 | 第47-49页 |
(四) 援助程序 | 第49页 |
三、监督机制 | 第49-52页 |
(一) 企业信息反馈机制 | 第50页 |
(二) 定期报告评审制度 | 第50页 |
(三) 纠纷解决机制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