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乙胺丁醇的合成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以及稳定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结核病概述 | 第11页 |
1.2 抗结核药物概述 | 第11-12页 |
1.2.1 异烟肼 | 第11页 |
1.2.2 利福平 | 第11页 |
1.2.3 吡嗪酰胺 | 第11页 |
1.2.4 链霉素 | 第11-12页 |
1.2.5 盐酸乙胺丁醇 | 第12页 |
1.3 盐酸乙胺丁醇概述 | 第12-14页 |
1.3.1 简介 | 第12页 |
1.3.2 作用机制 | 第12页 |
1.3.3 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1.3.4 不良反应 | 第13页 |
1.3.5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第2章 盐酸乙胺丁醇的合成 | 第14-26页 |
2.1 工艺路线的选择 | 第14-15页 |
2.2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15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15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15页 |
2.3 合成试验 | 第15-16页 |
2.3.1 D-2-氨基丁醇酒石酸盐的制备 | 第15页 |
2.3.2 D-2-氨基丁醇的制备 | 第15页 |
2.3.3 乙胺丁醇的制备 | 第15-16页 |
2.3.4 精制 | 第16页 |
2.4 结构确证 | 第16-24页 |
2.4.1 元素分析 | 第16页 |
2.4.2 红外光谱 | 第16-17页 |
2.4.3 核磁共振 | 第17-21页 |
2.4.4 质谱 | 第21-22页 |
2.4.5 立体结构的确证 | 第22-24页 |
2.5 工艺参数研究 | 第24-25页 |
2.5.1 D-2-氨基丁醇拆分工艺研究 | 第24页 |
2.5.2 D-2-氨基丁醇光学纯度筛选 | 第24页 |
2.5.3 除杂研究 | 第24-25页 |
2.5.4 D-2-氨基丁醇投料比 | 第25页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26页 |
第3章 盐酸乙胺丁醇的质量研究 | 第26-49页 |
3.1 材料与设备 | 第26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26页 |
3.1.2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3.2 有关物质 | 第26-37页 |
3.2.1 测定法 | 第26-27页 |
3.2.2 测定波长的选择 | 第27页 |
3.2.3 专属性考察 | 第27-33页 |
3.2.4 重复性考察 | 第33页 |
3.2.5 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33-34页 |
3.2.6 手性试剂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 第34页 |
3.2.7 方法耐用性考察 | 第34-35页 |
3.2.8 线性试验 | 第35页 |
3.2.9 响应因子 | 第35-36页 |
3.2.10 精密度实验 | 第36页 |
3.2.11 回收率试验 | 第36页 |
3.2.12 检测限与定量限 | 第36-37页 |
3.3 甲醇、乙醇残留检查 | 第37-43页 |
3.3.1 方法 | 第37-38页 |
3.3.2 专属性试验 | 第38-40页 |
3.3.3 顶空条件筛选 | 第40页 |
3.3.4 精密度试验 | 第40页 |
3.3.5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0-41页 |
3.3.6 定量限及检测限 | 第41-42页 |
3.3.7 重复性试验 | 第42-43页 |
3.3.8 回收率考察 | 第43页 |
3.4 1,2-二氯乙烷检查 | 第43-49页 |
3.4.1 方法 | 第43-44页 |
3.4.2 专属性试验 | 第44-45页 |
3.4.3 顶空平衡条件考察 | 第45-46页 |
3.4.5 精密度考察 | 第46页 |
3.4.6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6页 |
3.4.7 重现性考察 | 第46-47页 |
3.4.8 回收率考察 | 第47页 |
3.4.9 最低检测限及定量限 | 第47-49页 |
第4章 稳定性试验 | 第49-56页 |
4.1 考察方法 | 第49页 |
4.2 考察项目与要求 | 第49-50页 |
4.3 考察结果 | 第50-55页 |
4.3.1 影响因素试验 | 第50-52页 |
4.3.2 加速试验 | 第52页 |
4.3.3 长期试验 | 第52-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5.1 合成工艺研究 | 第56页 |
5.2 质量研究 | 第56页 |
5.3 稳定性试验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