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41页 |
1.1 自旋化学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 自旋化学的主要理论模型 | 第15-34页 |
1.2.1 自由基对模型 | 第16-18页 |
1.2.2 自由基对模型里重要的相互作用 | 第18-29页 |
1.2.3 自由基对里的系间窜越机制 | 第29-34页 |
1.3 化学反应里磁场效应的分类 | 第34-38页 |
1.3.1 第一类磁场效应:超精细耦合作用产生的磁场效应 | 第34-36页 |
1.3.2 第二类磁场效应:Δg机制产生的磁场效应 | 第36-37页 |
1.3.3 第三类磁场效应:超精细耦合和Δg机制产生的混合磁场效应 | 第37页 |
1.3.4 第四类磁场效应:能级交义机制产生的磁场效应 | 第37-38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8-41页 |
2 电化学发光的反常磁场效应研究 | 第41-58页 |
2.1 引言 | 第41-4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45-57页 |
2.3.1 Ru(bpy)32+/TPrA电化学发光的反常磁场效应 | 第45-49页 |
2.3.2 产生电化学发光的反常磁场效应的关键参数 | 第49-57页 |
2.4 小结 | 第57-58页 |
3 通过改变自旋交换能的符号来调谐电化学发光磁场效应的正负性 | 第58-79页 |
3.1 引言 | 第58-6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7页 |
3.3.1 Ru(bpy)_3~(2+)体系的电化学发光与光致发光特性 | 第61-65页 |
3.3.2 Ru(bpy)_3~(2+)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的磁场效应研究 | 第65-70页 |
3.3.3 Ru(bpy)_3~(2+)体系的磁电流效应研究 | 第70-72页 |
3.3.4 Ru(bpy)_3~(2+)体系的电化学发光磁场效应随电位和浓度的依赖关系 | 第72-76页 |
3.3.5 磁场对Ru(bpy)_3~(2+)体系的电化学发光衰减寿命的影响研究 | 第76-77页 |
3.4 小结 | 第77-79页 |
4 自旋相关的脱质子化过程诱导产生的巨磁电流效应研究 | 第79-94页 |
4.1 引言 | 第79-8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1-8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2-92页 |
4.3.1 基于三烷基胺氧化反应的巨磁电流效应研究 | 第82-90页 |
4.3.2 巨磁电流效应对溶剂的依赖特性研究 | 第90-92页 |
4.4 小结 | 第92-94页 |
5 氟化石墨烯体系的光致发光磁场效应研究 | 第94-104页 |
5.1 引言 | 第94-9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5-9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2页 |
5.3.1 氟化石墨烯悬浮液的光致发光磁场效应 | 第96-98页 |
5.3.2 氟化石墨烯悬浮液的光致发光磁场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98-102页 |
5.4 小结 | 第102-10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7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