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1页 |
| ·植物信号物质概述 | 第14页 |
| ·植物的抗性机制 | 第14页 |
| ·植物信号物质的分类 | 第14-16页 |
| ·植物信号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植物信号物质的提取方法 | 第16-18页 |
| ·植物信号物质的检测方法 | 第18-19页 |
| ·植物信号物质的定量方法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页 |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动态吸附与HPLC-MS/MS 联用测定挥发性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甲酯 | 第21-2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装置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实验材料的处理 | 第22-23页 |
| ·吸附剂的处理 | 第23页 |
| ·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23页 |
| ·挥发性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甲酯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 ·实验条件 | 第23页 |
| ·液相色谱条件 | 第23页 |
| ·质谱条件 | 第2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 ·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 第23-24页 |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 ·洗脱溶剂的选择 | 第25页 |
| ·方法的标准曲线、灵敏度与重复性 | 第25-26页 |
| ·结论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HPLC-MS/MS 测定花生植株叶片中水杨酸、茉莉酸与茉莉酸甲酯 | 第27-3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7-28页 |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材料处理 | 第28页 |
| ·茉莉酸与水杨酸测定方法 | 第28页 |
| ·内源茉莉酸甲酯的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 ·实验条件 | 第29页 |
| ·液相条件 | 第29页 |
| ·质谱条件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9-31页 |
|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31页 |
|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31页 |
| ·方法的标准曲线及回收率 | 第31-32页 |
| ·结论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HPLC-MS/MS 测定青枯菌侵染下花生植株中激素变化规律 | 第34-4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4-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 ·材料处理 | 第35页 |
| ·茉莉酸与水杨酸测定方法 | 第35页 |
| ·内源茉莉酸甲酯的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 ·挥发性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甲酯测定方法 | 第36页 |
| ·实验条件 | 第36页 |
| ·液相条件 | 第36页 |
| ·质谱条件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 ·茉莉酸的变化规律 | 第36-37页 |
| ·水杨酸的变化规律 | 第37-38页 |
| ·茉莉酸甲酯的变化规律 | 第38-39页 |
| ·挥发性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甲酯的变化规律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2-43页 |
| ·动态吸附与HPLC-MS/MS 联用测挥发性茉莉酸甲酯与水杨酸甲酯 | 第42页 |
| ·HPLC-MS/MS 联用测定花生植株叶片中水杨酸、茉莉酸与茉莉酸甲酯 | 第42页 |
| ·HPLC-MS/MS 联用测定青枯菌侵染下花生植株中激素变化规律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作者简历 | 第50页 |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50页 |